美国大豆终于找到了盼望已久的买家,中国禁止买入美国的大豆之后,他们把大豆转向印尼

如梦菲记 2025-10-15 10:50:51

美国大豆终于找到了盼望已久的买家,中国禁止买入美国的大豆之后,他们把大豆转向印尼和越南,让这些东南亚国家来大量采购美国的大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曾经是美国大豆的头号买家,每年能消化掉美国40%的大豆产量,但自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这个格局彻底变了,中国立刻调整采购策略,把订单转给了巴西和阿根廷。   原因很简单,南美大豆不仅价格便宜,关税只有3%,而且供应稳定,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量已经是从美国进口的两倍多。   失去中国市场后,美国豆农的日子一下子难过起来,从5月开始,中国对美国大豆的新订单直接归零,仅有的1680万吨进口量全是之前签的老合同。   美国中西部的农场里,大豆堆得到处都是,很多农民只能靠政府那点杯水车薪的补贴勉强维持。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急得不行,用“五级火警”来形容当前的危局,警告说秋收在即,如果找不到买家,豆农们会血本无归。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始把目光投向东南亚,印尼和越南成了重点攻关对象,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跟越南签了谅解备忘录,承诺采购超过14亿美元的农产品。   爱荷华州州长还亲自带队去印度跑了8天推销大豆,表面上看,美国似乎找到了新的出路,但实际情况远没那么乐观。   东南亚市场的容量根本无法跟中国相比,印尼本身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对豆油需求不大,主要用大豆做传统食品。   虽然美国跟印尼签了贸易协议要消除关税壁垒,但2025年前两个月,印尼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反而比去年同期少了三成多。   越南的情况也类似,养殖业确实需要豆粕,可人家以前主要从阿根廷进口,美国大豆运过去不仅运费高,价格上也毫无优势。   有数据显示,越南今年从美国买的大豆量只有几百吨,跟中国以前动辄上千万吨的采购规模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更糟糕的是,这些东南亚国家在使用美国大豆后遇到了实实在在的麻烦,越南不少养殖户反映,用美国大豆做饲料后,鸡的生长速度明显变慢,产蛋率下降,出栏时间延长,肉质也变差了。   原本好好的养殖计划被打乱,成本上升,收益下滑,家禽的发病率还莫名其妙地增高。   印尼那边的饲料加工厂也头疼,美国大豆涉及特殊工艺,加工起来特别麻烦,工厂不得不投入额外资金调整流程,生产出来的饲料质量还不稳定。   用这种饲料喂出来的牛羊经常出健康问题,肉类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自然就弱了。   有意思的是,美国其实还打着另一个小算盘,他们希望印尼和越南买了大豆后,能转手卖给中国,搞一个“曲线救豆”的操作。   但中国早就看穿了这套把戏,明确规定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如果想进入中国市场,关税会大幅提高,这样一来,那些想靠倒卖美国大豆赚差价的国家根本算不过账来。   大豆从美国运到东南亚需要运输费,仓储也要花钱,再转运到中国,成本高得离谱,中国企业一看价格就摇头,转身去买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了。   中国之所以能这么淡定地应对,是因为早就布局好了多元化进口策略,这些年中国在巴西入股粮商、建港口、建压榨厂,还推动用人民币结算,把供应链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现在巴西大豆占全球产量的四成,大部分都销往中国,美国想抢回市场份额,基本没戏。   中国海关还多次在美国大豆里检出麦角和问题种衣剂,直接暂停了三家美国企业的输华资质,这都是按规则办事,有理有据。   对特朗普来说,大豆卖不出去可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危机,豆农们是他的重要票仓,如果这些人的利益受损,随时可能把华盛顿和白宫当成游行示威的阵地。   眼看着中期选举就要到了,特朗普必须想办法给豆农们一个交代,美国农业部已经预测2025年大豆出口可能创十年最低,这已经不是短期滞销那么简单,而是市场被永久性取代的结构性危机。   印尼和越南这些东南亚国家现在也开始清醒过来了,他们发现自己被美国拉上了一条不太好下的船,买了大豆却用不好,还面临各种质量问题。   这些国家的政府已经在跟本国养殖业和饲料加工企业深入沟通,探讨减少对美国大豆依赖的办法,把目光重新投向巴西和阿根廷这些更靠谱的供应商。   说到底,美国这场大豆危机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以为靠关税和政治施压就能让市场屈服,结果发现全球化时代下,市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完全有能力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供应商,美国大豆从“独占鳌头”到四处碰壁,不过是几年时间的事。   那些辛苦种地的美国农民成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政府用补贴安抚他们,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会让问题越积越深。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