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根据荷兰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披露的文件,美国早在数月前就警告荷兰政府,如果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中国籍CEO张学政不被替换,该公司将被美国的“实体清单”制裁。 这事儿本质就是美国借着半导体霸权,一边欺负盟友一边打压中企,荷兰就是被架在火上烤不得不妥协的主儿,而中国不满完全是应该的,毕竟这是在反击这种破坏规则的霸权行为。 美国早就把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当成了定好的事儿,这次拿安世半导体下手,其实就是精准打击的一步。 去年12月先把安世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列进“实体清单”,今年6月又特意跟荷兰递话,说要改清单规则,把被制裁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也划进来——安世是闻泰的全资子公司,这明摆着就是提前设好的坑。 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的文件写得很明白,美国商务部早在几个月前就警告荷兰,要是不换掉中国籍的CEO张学政,安世就得被拉进黑名单。6月12号美荷官员的会议纪要更直接,说“几乎能确定,想拿到豁免就得换CEO”,这话里的威胁味儿根本藏不住。 荷兰之所以听话,根本原因还是太依赖美国的技术和供应链了。荷兰的半导体产业看着挺风光,2023年从美国进口的半导体材料占了总量的42%,就连ASML的光刻机,核心技术都绕不开美国的专利和零部件。 美国一施压,荷兰压根没底气硬扛——要是安世被制裁,不光这家企业在欧洲的业务得停了,还可能连累整个荷兰半导体产业链被美国卡脖子。 可直接管中资企业的管理层,又实在说不过去,所以就把一部放了七十多年的冷战老法律翻了出来。 《商品可用性法》本来是应对战争时期物资不够用的应急办法,跟外资监管一点关系都没有,可荷兰硬说安世“治理有问题”“威胁经济安全”,9月底干脆直接从闻泰手里把企业接过来管,暂停了张学政的CEO职位,还把除了1股之外的股份全交给第三方托管,说白了就是用自己国家的法律,给美国的霸权要求套个合法的壳子。 但这事里最荒唐的是,安世本身根本不是啥“高端敏感企业”。闻泰2018年花了332亿收购它,就是看中它在车规级功率器件方面的全球竞争力——安世的车用MOSFET在市场上排第二,二极管、晶体管有两万多种型号,欧洲车企的供应链根本离不开它。 这些产品都是成熟的制程,不用先进的光刻机,核心优势是控制良率和可靠性,跟所谓的“技术泄露”一点关系都没有。 对闻泰来说,安世也不是普通的资产,2024年它的半导体业务收入有147亿,毛利率高达37.5%,比原来的ODM业务毛利高十几倍,是闻泰彻底转型成半导体企业的根本。 美国非要逼着换CEO,本质就是想通过操控企业的管理层,切断中资对欧洲半导体资产的实际控制,把安世从中国的产业链里拆出去。 中国不满是完全应该的,这不光是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是反对美国的长臂管辖和荷兰的帮凶行为。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点透了,这就是把国家安全概念用滥了的歧视性做法,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明确说支持企业维权。 要知道,闻泰收购安世是合法的商业行为,运营这么多年从没出过所谓的“安全问题”,美国凭啥越过市场规则去管企业的人事任免?荷兰又凭啥用战时法律去抢中资的资产? 更讽刺的是,荷兰嘴上说“不针对特定国家”,可行动却跟美国的制裁节奏对得死死的,6月美国改规则,9月荷兰就动手,这明显是一起打压中国企业。 美国这种做法早就突破了经贸竞争的底线,把半导体产业变成了地缘政治的武器。从制裁闻泰到扩大清单范围,再到逼着换CEO,每一步都是为了遏制中国半导体的发展,就算牺牲盟友的利益、破坏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也不在乎。 而荷兰妥协,看着是保住安世暂时不被制裁,其实丢了更宝贵的东西——国际投资者以后谁敢再信荷兰的市场规则?今天能随便接手中企,明天说不定就对其他国家的企业下手了。 更别说中国已经用行动回应了,之前管制镓和锗的出口,就让美国芯片企业吃了亏,这次又对稀土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可美国九成的镓供应、还有大量的稀土都得靠中国,这种反过来的影响,早晚会让荷兰尝到苦头。 这事儿从头到尾就是美国霸权一手搞出来的闹剧,荷兰成了被迫站台的配角,中国企业却成了无辜的受害者。但中国维护自己权益的决心不会变,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也不是美国能随便摆弄的,这种既害别人又害自己的霸权做法,最后只会让美国自己越来越孤立。
外媒:根据荷兰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披露的文件,美国早在数月前就警告荷兰政府,如果芯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16 15:06:07
0
阅读: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