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联合国第四委员会开了会,耿爽代表中国发言,他说,消除殖民主义思维,是全球治理里躲不开的事。 这话戳破了现在世界上的一个大问题——好多老套的殖民把戏,换了身衣服又出来了,美国最近的不少做法,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些做法看着新鲜,骨子里跟一百多年前列强抢地盘、夺资源的套路,根本是一回事,都是觉得“我强我说了算”,不把别的国家的主权和人命当回事。 先说说美国想买格陵兰岛那事儿,听着像笑话,其实满是殖民思维的影子。格陵兰岛是丹麦的自治领地,岛上的人自己说了算,可前几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突然蹦出来说“要花钱买下来”,还觉得“这是笔好买卖”。这跟当年欧洲列强拿着钱逼清政府割地有啥区别?只不过过去是用枪炮抢,现在想用钱买,本质都是不尊重人家的主权,觉得弱小的地方就该被强国支配。 格陵兰岛底下藏着巨量的稀土,还是北极航道的关键节点,美国眼馋的根本不是那片冰原,是底下的资源和战略位置。这种“看中就想拿”的心思,就是殖民时代资源掠夺的老毛病没改。最后丹麦和格陵兰岛直接拒绝了,明摆着告诉美国:“我们不是货架上的商品,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再看加沙那摊子事,美国的做法更露骨。这两年联合国安理会好几次要通过加沙停火决议,每次都是14个成员国赞成,就美国一家投反对票,硬生生把决议拦下来。算下来,光是阻拦加沙停火,美国就用了5次否决权。加沙的老百姓过得有多苦?战火里几万人没了命,孩子没饭吃、没学上,国际社会都喊着“快停火”,可美国就是不松口,理由一会儿是“没谴责哈马斯”,一会儿是“停火得有条件”,说白了就是为了自己的中东战略,偏帮以色列,根本不管加沙人的死活。 美国这跟殖民时代列强在殖民地搞“分而治之”,把当地人的命不当回事,完全是一个路数。当年英国在印度、法国在非洲,都是靠着强权偏袒一方,现在美国靠着安理会否决权当“太上皇”,本质都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驾在别人的生存权之上。 还有个细节特能说明问题,美国总把墨西哥湾叫“美国湾”。那片海周边明明还有墨西哥等好几个国家,凭啥就成了“美国的湾”?这就像当年列强在全世界划“势力范围”,说“这片地归我管”,根本不把周边国家放在眼里。墨西哥湾里的石油、渔业资源丰富,美国这么叫,潜台词就是“这地方我说了算,好处得我先占”。这种把别人家门口当成自己地盘的想法,就是殖民思维里“强权即公理”的翻版。 为啥非得消除这种殖民思维?因为这东西现在还在害死人、搞乱世界。就说加沙,美国一次次否决停火,让战火一直烧,4万多巴勒斯坦人没了命,无数家庭破碎,这就是殖民思维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而且这种做法把联合国的权威都踩在脚下,大家都看着:“安理会说了不算,美国说了才算”,以后谁还信联合国?小国弱国更是没了安全感,怕哪天就被强国拿捏。 从资源角度说,殖民思维只会加剧不公。当年欧洲列强把非洲的黄金、亚洲的香料抢空了,现在美国还想盯着格陵兰岛的稀土、加沙周边的战略要地。这种“只许我占便宜,不许你发展”的逻辑,会让发展中国家永远翻不了身。就像非洲一些国家,殖民时代森林被砍光、动物被猎杀,现在还得靠卖原材料过日子,就是殖民思维留下的后遗症。要是现在还放任这种思维,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世界根本没法安宁。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全球治理靠的是“大家商量着来”,不是“一家说了算”。不管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处理地区冲突,都得尊重每个国家的意见。可美国的殖民思维总搞特殊化,自己不想干的事就否决,自己想要的就硬抢,这样怎么能合作办事? 比如气候问题,发展中国家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可美国这些发达国家当年殖民时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现在还不想承担责任,这就是殖民思维里的“双重标准”,不消除它,气候协议根本落不了地。 其实美国自己就是靠殖民发家的,当年为了抢土地,把印第安人赶尽杀绝,搞出了一条“血泪之路”,上千万英亩的土地被夺走,印第安人口从500万锐减到25万。这种靠掠夺起家的历史,让殖民思维刻进了美国的骨子里,觉得“强权就是真理”是天经地义的。可时代早变了,现在的世界,小国也有话语权,弱国的命也是命,再抱着老一套的殖民思维不放,只会被全世界反感。 耿爽说这话,就是点醒大家:殖民主义不光是历史,它的幽灵还在游荡。美国想买格陵兰岛、压着加沙不放、乱改海域名字,都是这幽灵在作祟。不把这种思维消除掉,强国就会一直欺负弱国,资源会被抢光,人命会被漠视,全球的事也没法好好办。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站出来反对,就是不想再回到那个“弱肉强食”的旧时代。毕竟,不管国家大小,都该被尊重,这才是现在世界该有的样子。 信息源:中方:消除殖民主义思维是完善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上观新闻
10月14日,联合国第四委员会开了会,耿爽代表中国发言,他说,消除殖民主义思维,
史之春
2025-10-16 20:43:49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