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已经死了!不是死在导弹下,而是死在了中美两国的A4纸上。一边,美国吊销了它的对华出口许可;另一边,中国大陆的稀土新规,卡死了它对美国的出口。同时失去中美两大市场,这家公司,已经名存实亡。 曾经的台积电,站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顶点,世界上所有顶级科技公司都离不开它的芯片。 那时的台积电相信,只要掌握了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就能在全球产业链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形势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美国市场,曾是台积电最稳固、最赚钱的堡垒,它的营收有将近七成来自美国客户,苹果一个品牌就撑起了整个高端制程的半壁江山。 可当美国开始重新布局全球供应链时,台积电才发现自己从合作伙伴变成了“被管理的对象”。 美国推出的《芯片与科学法案》,看似是慷慨的补贴,527亿美元的直接资助、24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听起来像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但条款背后却暗藏锋芒:接受补贴的企业,十年内不得在中国大陆扩大先进制程生产,连成熟制程的扩产也被限定在10%以内;任何形式的与中国企业合作研发,都需要额外申报甚至可能被拒。 台积电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只能跟随政策方向调整布局,结果就是,曾经重要的客户被迫从名单上消失,这一刀砍掉了超过14%的营收。 同时,另一头的供应链风险也在加剧,台积电的先进制程离不开稀土等关键材料,而这些资源几乎都掌握在中国手中。 全球超过九成的稀土精炼产能来自中国,台湾地区每年使用的稀土中,96%依赖大陆进口,尤其是用于高性能AI芯片的超纯镝材料,目前全球唯一的生产企业位于中国无锡。 当中国调整稀土出口政策后,台积电立即感受到压力,新规规定,只要产品中稀土含量超过0.1%,出口就必须获得许可,这一条直接涵盖了所有14纳米以下的芯片生产。 台积电为客户代工的高端产品,在出货环节也可能受到限制,寻找替代原料几乎不现实——全球替代技术差距至少二十年,建设新的精炼能力也需要八到十年。 台积电再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摆脱这种依赖,在这样的夹击下,台积电选择继续押注美国,希望以巨额投资换取政策安全感。 据公开资料显示,其在美国的投资总额预计将超过1650亿美元,但现实却证明,这种“安全感”非常昂贵。 美国政府并未因此给予实质性放宽,反而在关键时刻吊销了它部分对华出口许可,这些举措,让它的生产成本和技术整合难度进一步上升。 如今的台积电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它拥有世界上最强的制造能力,却要在政治与市场之间小心平衡;它想保持技术中立,却被迫站在地缘博弈的中心。 曾经让它无比自豪的技术壁垒,如今成了被多方牵制的负担,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被重新划分,而台积电,不再是那个只需专注于技术就能稳坐天下的企业。 台积电本就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它却干了那么“愚蠢”的事情,如今这样的结局也算是罪有应得,希望它能够正视自己的位置,重新布局市场,才是现在该干的事情。
台积电,已经死了!不是死在导弹下,而是死在了中美两国的A4纸上。一边,美国吊销了
乐天派小饼干
2025-10-18 13:54: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