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事专家坦言:“中国是超级大国,任何外部力量都不可能动摇其根基,更无法阻遏其崛起步伐。”对此,金一南早有表示:“中国人踏过鸭绿江的那一刻起,中国人就已经站起来了!朝鲜战争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战,同时为我国赢得了最起码百年的和平。” 1950年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时,手里拿的是“万国牌”武器,身上穿的还是单衣,可对面的“联合国军”都是制式装备,全世界都觉得这仗根本没法打。 谁能想到这支军队硬是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逼回了三八线,云山战役里39军用穿插战术全歼美军王牌骑一师一个团,这可是中美现代陆军第一次交锋就赢了;上甘岭的坑道里更苦,战士们用罐头盒接雨水、咬牙膏充饥,硬生生顶住190万发炮弹的轰击,把战线牢牢守住。 这场仗打完,中国军队不光用血肉之躯证明了自己能打,更让世界第一次正眼瞧这个刚诞生的新中国。 朝鲜战争影响最深远的地方,是彻底把中国的国际地位给重塑了。开战前西方列强还带着殖民时代的傲慢看中国,觉得这国家跟鸦片战争时一样任人宰割。 可等志愿军把美军从鸭绿江赶到汉城,板门店谈判桌上中国代表第一次跟西方列强平等对话,一切就都变了。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能在国际舞台上应对自如,背后就是朝鲜战争打出来的底气。 更关键的是这场仗让苏联信任中国,给了156个工业项目援助,其中44个都是直接服务国防的军工企业。这些项目就像种子,在咱们国土上生根发芽,打下了中国现代工业的底子,现在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往根上找都能看到当年苏联援助的影子。 这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威慑,给中国赢来了发展的时间。美国在朝鲜战争里吃了亏,后来不管是越南战争还是台海危机,就算跟中国矛盾闹得再僵,也不敢轻易动武。 就像美军事专家说的“中国是超级大国,任何外部力量都不可能动摇其根基”,这话不是凭空说的,是从朝鲜战争之后一次次实力较量里攒出来的认知。 现在中国的国防实力早不是以前那样了,山东舰航母编队能远洋作战,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跟美国最先进的福特级航母差不多;东风-41洲际导弹能打遍全球,还能装多枚分导式核弹头,哪个潜在对手都不敢轻举妄动;天宫空间站也全面建成了,是现在人类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直接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这些成就看着是近些年的突破,可要是没有朝鲜战争后打下的工业基础和国防战略思维,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厚的家底能爆发出来。 在科技领域,这种历史的延续性也很明显。中国5G技术能领跑全球不是偶然,是几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果。到2025年6月,中国5G基站总数已经有443.9万个,实现了“乡乡通5G”,10.81亿5G用户占了全球总量的60%以上,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也超42%。 珠穆朗玛峰上的5G-A基站能让科考队员实时传数据,南通如东海上的5G基站守着LNG能源岛的安全,这些场景背后都是中国通信产业从跟着跑到领着跑的跨越。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朝鲜战争后确立的“科技自立”战略,从“两弹一星”工程培养出第一批科技人才,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路子,最后才在5G、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 就像华为被美国极限打压后,照样能推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这种韧性就是从立国之战时就刻进民族血脉里的不服输劲儿。 后来的贸易战、科技战,其实就是历史重演。美国加征关税、制裁华为、限制芯片出口,手段比当年的封锁藏得深,但本质上都是想拦着中国发展。 可他们忘了,中国早不是以前那个穷得没力气的国家了。2024年中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5万个,施耐德生产线切换时间从7天缩到15分钟,长城汽车靠5G-A技术每年少损失6亿元停机费;医疗领域里,阜阳医院用5G无人机送急救药品,把20分钟的路缩到7分钟,给抢救生命赢了黄金时间。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就证明,中国的根基不是靠喊口号撑起来的,是靠完整的产业链、持续的科技创新和人民的凝聚力筑牢的。就像朝鲜战争里志愿军靠坑道战顶住炮火一样,现在的中国也能用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扛住外面各种冲击。 朝鲜战争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国走向强国的大门,它不光赢来了百年和平,更塑造了这个民族的精神品格,就是那种在绝境里不低头、有压力反而更往前冲的韧性。 现在美国在台海、南海老挑事,可始终不敢越过红线;西方对中国科技围堵一层叠一层,还是挡不住5G、新能源汽车这些领域的突破,这时候我们就能真明白金一南那句话的分量。 中国人站起来,不只是身体挺直腰杆,更是精神上的自信自强。这种从立国之战里炼出来的底气,就是中国作为超级大国最结实的根基,不管什么外部力量都撼不动,更拦不住它崛起的脚步。
杨振宁半世纪前的那次回国如何改变中国科学1971年夏天,一架从美国飞往上海
【5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