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马斯克的母亲梅耶,在社交媒体上说:“中国在公路、隧道、建筑、基础设施和港口方面非常先进。总是给前来参观的我留下深刻印象。”马斯克随即在评论区留言“确实如此”(True)。 梅耶・马斯克差不多每个月都会踏上中国的土地,她来得这么频繁,对这片土地上的变化有着特别直观的感受,所以才会在社交媒体上留下对中国公路、隧道、港口这些基础设施的赞叹。 而中国搞基建从来不是为了在镜头前炫技,每一寸钢筋水泥都瞄准着真实存在的问题。 比如秦岭终南山隧道,当初建它不是为了冲击“全球最长双洞高速公路隧道”的头衔,就是为了砸开横亘在陕西南北之间的“天堑”。 这条被叫做“华夏龙脉”的山脉,以前从西安到柞水的路程要耗费近三个小时,那崎岖的山路不光困住了商洛、安康等地农民的脚步,让新鲜的香菇、木耳这些农产品很难快速运到市场上,更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天然阻隔。 为了打破这个僵局,上万人在深山里扎了六年,顶着岩爆、地下水涌流的风险,花了40亿元凿出了18公里长的隧道。 现在走这条隧道只要十五分钟,不光让农民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还让商洛的自然风光变成了能致富的资源,当地旅游业收入两年内就暴增217%,曾经的贫困山区一下子成了陕西经济的亮点。 虽然有人质疑过隧道的收费和对生态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条隧道解决的是千万人的出行难题和区域发展失衡的核心矛盾,这就是务实发展最生动的例子。 洋山港的崛起也能印证这种逻辑。这座港口建在远离大陆的小岛上,从规划的时候起就瞄准了长三角乃至全国外贸的痛点——以前的传统港口通关效率低、物流成本高,根本支撑不了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所以中国首创了一线进出境“径予放行”的监管模式,不用涉及证件和检验的货物能直接提货发货,让整车提发货最快只需要2小时。“沿海捎带”业务打通了南北港口协同的脉络,今年前三个月就处理了2.7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4.2%。 “联动接卸”模式更把洋山港和长三角4个省14个港口连在了一起,出口每个标箱能节约400元成本,每年能吸引超过50万标箱中转。 这些创新不是为了彰显技术实力,就是为了实实在在解决贸易流通中的堵点。现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累计进出口货值已经达到1.0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这些数据实实在在证明了基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来不是空谈。 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更能看清这种“问题导向”的本质。在大桥建成之前,从香港到珠海、澳门走陆路要绕经东莞虎门大桥,得耗费近三个小时,鲜活海产品运输常常因为路途遥远损耗严重,粤港澳三地的人员往来和产业协作也被地理阻隔限制着。 为了破解“一小时生活圈”的瓶颈,中国在伶仃洋上建起了这座超大型跨海工程,不光把通行时间压缩到了45分钟,还通过“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制度创新,让旅客30秒就能通关。 对珠海市海淼水产的翁锡鹏来说,大桥让海鲜运到香港的时间从六七个小时缩短到一小时,存活率大幅提升,运输成本也减了一半。对香港市民黄先生而言,自驾去中山祭祖只需要1.5小时,真切感受到了大湾区融合的便利。 到2024年底,经大桥珠海口岸的进出口总值累计突破了1万亿元,每天平均有近100万个包裹从这里出口,这些数字背后是民生需求的满足和区域经济的激活,不是单纯的工程奇观展示。 梅耶在多次参观中看到的,正是这样一批“为解决问题而生”的基建项目。中国从来不会为了建一座地标就忽视实际需求,就像偏远山区的“四好农村路”,即便它的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城市里的工程,却能让深山里的土特产走出大山,让村民就医、上学的路不再艰难。 又像城市里的地下综合管廊,看着不起眼,却解决了“马路拉链”和管线安全的老大难问题。这些基建或许没有聚光灯追着,但都精准对接了民生痛点和发展短板。 马斯克作为科技与实业领域的佼佼者,自然能读懂这种务实背后的价值——基建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支撑发展的骨架。梅耶的赞叹和他的“确实如此”,本质上是对一种发展智慧的认可。 中国的基建先进之处,从来不是钢筋水泥堆砌的高度,而是“问题在哪,基建就指向哪”的清醒和坚定。这种不慕虚名、只求实效的发展观,既撑起了亿万人的出行便利和生活改善,也让中国的基建成就赢得了世界的真实敬意。
难怪许姚家立不上案!原来是有人在背后捣鬼!许姚家的事情太复杂了户口问
【5评论】【2点赞】
恒言无忌
中国在电力、水利、交通建设的功用性和战略性是不计成本的。比如雅鲁藏布水电站、青藏铁路、川藏铁路、新藏铁路的投入,都是百年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