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47在香港机场冲出跑道坠海,已致多人死亡!20日凌晨4点左右,一架从迪拜飞往香港的波音747飞机,在降落期间冲出了跑道,一半机身坠入大海。 当时,这架波音747本来是按计划准备降落。可谁也没想到,飞机在降落后,进入滑行时突然向左偏转,直接冲破了跑道边的围网,半个机身扎进了海里。 就连在跑道外一辆正常停放的机场巡逻车被撞得一起坠海,车上两名地勤人员没能救回来,分别在医院和救援现场被确认死亡。 而机上的机组人员还算幸运,站在打开的机舱门上等着救援,后来靠着逃生滑梯下了飞机,送到医院检查没受重伤。 这事儿看着突然,其实在航空史上不算新鲜,尤其是货机,类似的冲出跑道事件这些年时有发生。 就像2023年宁波也出过一起,也是波音747货机,着陆后滑行时偏出跑道,好在没造成人员伤亡,但当时机场所有航班都停了,可见这类事故的影响有多大。而香港这起之所以后果严重,跟几个关键因素脱不了关系。 就说货机的飞行特点,这类国际货机大多是“红眼航班”,半夜飞、凌晨降,机组人员很容易疲劳。而且货机通常就两名飞行员,不像客机有更多人手轮换,长时间飞行下来,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都可能受影响。 国内一位资深机长就说过,疲劳驾驶是货机着陆事故的常见诱因,两个人熬一整晚,遇上突发情况时处理起来就容易出纰漏。 再一个关键问题是着陆重量的计算。飞机降落不是简单的“踩刹车”,得提前算好自己带着货物有多重,再结合天气、跑道长度,算出需要多长的距离才能停下来。要是这个数算不准,麻烦就大了。 那位资深机长自己都遇到过类似情况,着陆重量太大,跑道又短,滑跑距离不够,差点就冲出跑道,最后赶紧启动预案才化险为夷。 香港这架波音747是货机,肯定载着不少货物,要是着陆前没算准重量,加上可能接地点太靠后,剩下的跑道长度不够减速,自然就容易滑出去。 还有飞机滑行时的操控问题,明明塔台给了正确的降落指示,机组降落前也正常联络,没说有异常,可滑行到中途突然左转,这背后可能是操纵不当。 就像去年底韩国务安机场的事故,一架客机因为鸟撞导致起落架放不下来,二次着陆时操控出问题,直接冲出跑道撞墙起火,虽然原因不完全一样,但都能看出着陆后操控对安全的重要性。 而且香港机场北跑道靠近海边,冲出围网就是海水,不像有些机场跑道尽头有草地或者特殊减速材料,能给飞机留个缓冲。 韩国那起事故里,专家就说要是跑道尽头空间够大,飞机说不定能靠摩擦减速,不至于撞得那么惨,香港这起显然没这个缓冲机会,一冲出围网就坠海了。 可能有人会问,当时天气和跑道情况不是适合升降吗?怎么还会出事?其实航空安全就是这样,往往是多个小问题凑到一起酿成大祸。 疲劳驾驶影响判断,重量计算有偏差,接地点偏后,加上操控时的一点失误,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算天气再好,也架不住风险累积。 就像2017年从香港起飞的另一架波音747货机,在吉尔吉斯斯坦坠毁,也是因为着陆时遇到恶劣天气,加上可能的操作问题,最后出了大事。 现在香港民航处已经把事情通报给了民航意外调查机构,大家都在等找到黑匣子后的详细结果。 但从过往的事例和资深人士的分析来看,货机的疲劳驾驶问题、着陆性能的精准计算,还有跑道尽头的安全缓冲设计,都是需要重视的关键点。 这起事故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不管是货机还是客机,每一次降落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哪怕是凌晨没人注意的时刻,安全这根弦也得绷得紧紧的。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