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今天起不再是资产,而是“人质”!很多人以为,中国抛售美债是为了止损。错了!

烟雨评社 2025-10-26 13:51:46

美债,今天起不再是资产,而是“人质”!很多人以为,中国抛售美债是为了止损。错了!真相是,北京正在执行一次“战前总动员”,系统性地清算敌国金融资产,将其转化为打赢下一场战争的硬通货! 过去一个月,中国再度减持近百亿美债,持仓量降至2009年以来新低。一场持续数年、看似温和的资产减持,其背后真相远比市场猜测的更惊心动魄——这并非普通的投资调仓,而是一次国家层面的金融“排雷行动”。 很多人盯着美债收益率那几个点的波动算得失,却没注意到美国债务已经堆到了 36.21 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搞的高关税政策,直接让 4 月的美债市场崩了盘,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冲破 4.5%,后来靠调整关税才勉强稳住。 更要命的是美国新推的预算法案,未来十年要新增 3.7 万亿美元赤字,连高盛都赶紧把年底收益率预期上调到 4.5%,这时候还抱着美债不放,才是真的把钱扔进火坑。 中国减持的节奏里藏着明显的战略意图。社科院早就点透了,减持美债不只是规避短期风险,更是对美元霸权的反制。想想看,以前把几千亿美债当 “压舱石”,现在慢慢换成黄金、能源和欧元资产,这相当于把攥在别人手里的把柄,变成自己能直接用的硬通货。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说的 “多元分散投资”,可不是句空话,2025 年以来黄金储备连月增持,就是最实在的动作。 美债这东西早就变了味。以前是全球公认的安全资产,现在成了美国绑架世界的工具。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海外债主们都在悄悄跑路,只有日本还在小幅增持,但也架不住整体抛售潮。 中国的减持更是精准踩点,刚好在 3 月美债动荡前完成,等 4 月市场暴跌时,手里已经腾出了不少现金。这种时机把控,根本不是市场行为能解释的。 更关键的是资金的去向。减持美债的钱没闲着,一部分流向了 “一带一路” 的基建项目,用人民币结算石油、矿产这些硬通货;另一部分在上海自贸区和香港探索稳定币应用,跟美元稳定币抢地盘。 社科院的报告说得很明白,这是在推动国际货币 “多元化”,本质上就是拆解美元霸权的根基。毕竟现在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是 “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它一涨,各国融资成本都得跟着高,中国提前抽身,等于跳出了这个陷阱。 那些觉得 “抛售是怕亏” 的人,忽略了金融战的底层逻辑。美国以前总用美元霸权卡别人脖子,现在中国把美债从 “资产” 变成 “需要主动处置的筹码”,相当于反过来掌握了主动权。 当 30 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 4.9%,当美联储降息预期一推再推,继续持有美债才是被动挨打,而系统性转向黄金、能源和人民币国际化,才是把金融资产变成实打实的战略储备。 这场布局早就不是秘密,只是很多人没看懂。从优化美债久期到扩大欧元储备,从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到探索稳定币,每一步都在把美元资产换成能直接支撑发展的硬通货。美债从香饽饽变成 “人质” 的背后,是全球货币体系从美元独大转向 “碎片化” 的必然,更是一场未雨绸缪的战略调整。 说到底,中国抛美债不是逃,是主动清算。美债不能当芯片用,不能当氦气用,但换回来的资源、技术、产能,每一样都是底气。华盛顿砸了自己的信用招牌,就别怪别人清点行李跑路——没人愿意把脖子伸进金融绞索里。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