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今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集体翻脸中国? 这三个国家都接受过我们的帮助,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不是向俄罗斯靠拢就是对美国“点头哈腰”。其实国际关系不像交朋友那么简单,今天亲近点、明天疏远点,这背后,都有各自的考量。 不管是经济援助、基础设施建橄榄枝”。很多人疑惑,这仨国家不是都接受过我们的帮助吗?怎么突然像是集体“翻脸”?其实,这背后一点都不戏剧化,反而挺现实的。 先说朝鲜。这几年朝鲜和俄罗斯的互动是真的密集,大到两国领导人会面,小到一些军事合作的传闻,都让外界看得一头雾水。但如果回头看看朝鲜的处境就能理解,它被长期制裁。 经济压力山大,能找谁靠?中国是邻居,但中国一直支持联合国的制裁决议,对朝鲜的核问题态度也很明确,不可能任其发展。这时候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事中受到西方围堵。 急需“朋友”,两边一拍即合,一个需要资源和支持,一个需要合作和缓冲,关系自然热络起来。朝鲜并不是“翻脸”,而是现实地做出选择,寻求最大的安全感和经济利益。 再看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的政治生态一向复杂。军方和民选政府之间的博弈,加上经济局势一塌糊涂,外债压顶,通胀高企,让它不得不在国际上四面出击。 中国这些年在中巴经济走廊上投入巨大,但经济项目毕竟慢热,急需现金流的巴基斯坦只能转头去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这背后又绕不开美国的影响。 说到柬埔寨,情况又有些不同。这个东南亚小国长期以来和中国关系密切,中国在当地的投资、援助项目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但最近它对美国的态度似乎变得更积极了,尤其是在新总理洪马内上台之后,一些外交动作更是引人注意。 而且这一调整并不等于背离中国,只是策略上的多边平衡。换句话说,就是“脚踩两条船”,但并不代表要跳船。 这三个国家的“变脸”,其实是国际关系里再正常不过的事。就像有人说的,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虽老,但放在现在看依然适用。 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都处在各自不同的地缘环境之中,压力也不一样,选择的应对方式自然不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当然希望朋友越多越铁。 但也明白,不能用“朋友”这个词来套住对方的全部行为。更何况,很多时候,所谓的“靠拢”只是权宜之计,并不代表真正的战略转向。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也从来不是那种“你不听我话我就翻脸”的国家。相反,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一向主张互利共赢,从不干涉他国内政,也不搞阵营对抗。 不管是对待朝鲜的核问题,还是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又或者在东南亚推动区域合作,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所以即便面对一些暂时的波动,中国也更倾向于用对话和合作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贴标签。所以,如果把这三个国家的近期动向看成是“集体翻脸”,那就太小看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了。 他们不是“变心”,而是在适应新的环境,寻找自己的安全感和发展路径。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会因为这些变化就退缩。 相反,会继续用务实的方式去推动合作、扩大共识。毕竟,真正的朋友,是靠时间和行动来证明的,不是一张合影或者一次访问就能决定的。 参考资料:外媒:中巴签署11项教育合作协议,推动数字化职业培训 2025-10-11 17:03·海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