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芯片被偷,高管带人跑路,信任碎了一地 这件事要从2020年底讲起,那时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变得更严,海思芯片部门面临很大压力,但团队没有解散,仍然坚持做研发工作,可是没过多久,一位叫张琨的高管就离开了,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和中科院,还拥有美国的硕士学位,之前在华为担任21级技术高管,职位相当重要,张琨离开后很快在南京注册了一家公司,名字是尊湃通讯。 这公司刚成立,他就开始拉拢人手,主要找来之前在华为共事的下属,特别是刘某,刘某从北大退学后又考进清华,技术能力很强,但性格有点叛逆,两人联手把原海思十几号人都带了过去,这些人白天还在华为上班,晚上偷偷去尊湃干活,两边跑,有人用化名,比如胡某和杜某某,搞得神神秘秘。 这家公司融资起步很顺利,2021年5月高榕资本投了接近一个亿,接着在2022年5月小米和湖杉资本也加入进来,到2023年1月又完成A轮融资,不到两年时间一共拿到超过三亿元,公司估值冲到十亿元,钱来得太快,大家都没仔细问这些技术到底怎么来的,他们还耍了个小手段,把华为的代码传到开源平台再下载回来,改掉几行注释就说是自己写的,表面看起来是自主研发,其实全部都是偷来的。 2022年11月,尊湃公司发布了首款WiFi芯片,起初很多人觉得这件事很了不起,因为团队由前华为高管带领,但华为技术团队在对比分析后发现,超过九成的技术内容涉嫌抄袭,于是华为在2023年4月选择报案,上海与江苏两地警方联合行动,查封了七台服务器,冻结了九千五百万元资金,事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 二零二五年七月,法院作出判决,张琨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百万元,同时禁止在五年内从事芯片行业工作,其余涉案人员中,四人获实刑,九人适用缓刑,累计罚款金额达到一千三百五十万元,涉事公司直接解散,所有侵权材料均被销毁,整个事件就此彻底终结。 张琨这个人挺有意思,他是美籍华人,以前在高通公司工作过,还拿过那里的最佳技术奖,他不是普通员工,是有国际背景、懂技术又会包装自己的人,他的离开让很多人开始思考技术人才的忠诚问题,刘某从北大退学再到清华逆袭的例子说明能力高低不代表忠诚度,有些人就是冲着金钱和职位去的,而不是为了理想。 还有一些人在华为和尊湃两边来回跑,白天装出老实样子,晚上却偷偷窃取技术资料,这种双面行为破坏了技术圈的信任体系,人们分不清哪些人是真正做事的人,哪些人是来偷取机密的,公司对离职高管也没有建立有效追踪机制,等到发现问题时,往往已经造成严重损失。 资本方面同样存在问题,高榕资本和小米集团这些投资方,一看到项目由前华为总监带领团队,就立刻决定投入资金,根本没有去核查技术的实际来源,这反映出当前芯片领域投资热潮过热,各方急于追求利润,连最基本的尽职调查工作都省略了,最终后果却要由投资方自己承担。 张琨作为美国人,曾在美国高通公司工作,而2023年高通突然关闭了位于上海的WiFi7研发中心,这个时间点实在巧合,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张琨与高通的决策存在联系,但人们心中难免产生疑虑,认为技术可能已经外流,这种想法一旦出现就很难消除。 最终承受最大损失的还是华为公司,华为投入三年时间花费十亿元进行研发,成果全部被他人窃取,专利申请的关键时机也被彻底堵死,那十几名涉案人员的职业生涯完全断送,他们缴纳的罚款比违法所得还要多,投资方也连带蒙羞,纷纷急于撇清关系,整起事件暴露出企业在核心员工保密管理方面严重落后于现实需要。 这事表面是偷走芯片,实则窃取了信任,几位技术人多年付出的心血,被某些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轻易摧毁,技术能够重新做起,人心却再难凝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