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燃气换表风波未平,高管连换三人,抄表员增了人却更忙了 2024年2月,重庆主城区统一更换燃气表,不少居民发现新表走得很快,有的家里已经停气却还在计费,居民们纷纷投诉,事情闹得越来越大,政府于4月13日派出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 调查组在4月29日公布了结果,指出存在多项问题,包括抄表错误、估抄行为、计费周期混乱、换表流程不规范、人手不足以及监管不到位,同一天,李金陆被任命为董事长,他在4月20日刚担任总经理职务,原本期望他能够解决公司面临的困难,但仅任职17个月后,于2025年11月3日辞职,接替他的是黄涌生,黄涌生此前在公司担任过副总经理职位。 公司人员更换频繁,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2024年全年公司总人数减少了149人,从3705人下降到3556人,但管理层人数增加了26%,工人数量减少7.3%,技术人员也缩减了10%,虽然新增了607名抄表员,工人总数仍然在下降,这些新增的抄表员可能属于临时工,可能未纳入正式编制,临时工工作不稳定,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数据同样说明问题,2023年公司还能赚到接近五亿元,2024年利润就下降两成三,2025年前三个季度又减少将近一半,管理层人数持续增加,一线工作人员却不断减少,每个抄表员平均要负责超过四千五百户,就算补充了人手,工作压力也没有减轻多少,这不是人员数量的问题,而是结构安排出了状况。 整改一直没见实际效果,2024年4月问题已经被指出,可到了年底市民仍然在投诉,政府只能再派专班监督落实,说明公司自身确实解决不了问题,每次出状况就换人,车德臣走了换成李金陆,李金陆离开又换上黄涌生,这三人都来自华润体系,虽然换了负责人,做法却还是老一套。 别的城市早就淘汰人工抄表,北京和杭州已经普及智能电表,数据可以远程查看,用户自己也能核对读数,重庆这边还在用老办法,技术跟不上节奏,管理方式也落后,问题不在于缺少人手,而是缺乏创新思路,单纯增加抄表工人数,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员工结构变化反映出一个趋势,工人数量减少,管理人员数量增加,这可能意味着维修、检测和服务岗位被削减,目的是为了节省成本,让报表看起来更好,但客户体验却在变差,如果新增的607名抄表员都是临时工,那就更说明企业在将公共事务外包和应急化处理,把企业责任推给临时工,导致公众对企业的信任逐渐流失。 我倒认为这件事不能只怪具体某个人,公司换了三个高管后问题依然存在,说明根源在于机制而非人员,公司为了节省开支,压缩一线团队规模却扩大管理层级,导致服务质量下滑、客户信任丧失并招来监管处罚,2025年2月市监局开出的810万罚单其实早有征兆,整改流于形式并非缺乏能力而是缺乏动力,让依赖报表数据的团队去管理民生服务领域终究会引发问题。 现在黄涌生接手了,不知道他会怎么处理,但照这个趋势,再换几个人也可能还是老样子,毕竟换人容易改制度难,抄表员再多也填不满管理上的漏洞。
重庆燃气换表风波未平,高管连换三人,抄表员增了人却更忙了 2024年2月,重庆
零零后小萌新
2025-11-05 15:56:00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