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的中医辨证调理思路。 从医四十余载,坐馆接诊时,我经常接触很多胸痹患者,左

向薇谈养 2025-11-27 13:22:12

胸闷的中医辨证调理思路。 从医四十余载,坐馆接诊时,我经常接触很多胸痹患者,左胸闷堵缠了数月,连带胃里嗳气不断,有的还伴着脚趾隐痛,甚至查出肺结节,四处调理却不见根治,越调越没头绪。追问下来才知,不少人一开始胸闷发作,只想着快速缓解,要么靠西药压着,要么乱买些护心保健品瞎补,盯着胸闷治胸闷,没揪到根源,最后症状反复,还攒出一堆连带毛病。 很多人都陷在误区里,觉得胸痹就是心脏出了小问题,只要把胸闷压下去就没事了。可实则不然,胸痹的核心根本,是心气不足、胸阳不展,还缠着重叠的胃失和降,脏腑本就相通,心气亏了,推动气血的力气就弱,胸阳不足,经脉难通,气血瘀滞在胸口,自然闷堵难受;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胃失和降,气血造不出来也运不顺畅,反过来又耗损心气、阻滞胸阳,甚至瘀滞蔓延到肢体、肺部,生出脚趾痛、肺结节这类隐患,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就像打理院子里的水管,只疏通表面露出来的一截,不管深埋地下的管路是否堵塞、水源是否充足,水终究流得不顺畅,甚至会在拐角处积留、淤堵。调理胸痹也是这个理,只盯着胸闷这一个“表面症状”,不补心气、不展胸阳、不和脾胃,根源问题没解决,症状只能暂时缓解,没多久就反复,还会带出更多连带不适,越调越复杂。 有个55岁的男性患者,左胸闷了两个多月,后来还添了左小脚趾疼痛,查出肺结节后更着急,四处调理没见好,来医馆时舌淡胖、苔少还带裂纹,辨证就是典型的心气不足、胸阳不展、胃失和降。 调理不能只盯着某一处,得标本兼顾,先补心气、温胸阳,用人参、党参实打实填足心气,桂枝、黑顺片温通阳气,薤白助力胸阳舒展,打通瘀滞的经脉;再用砂仁调和脾胃、降逆止呕,化解嗳气不适,补养气血生化之源;搭配丹参、三七、水蛭、炒蒲黄活血通络,把瘀滞的气血通开,骨碎补兼顾肢体调理,慢慢理顺全身气机。 开了10剂药让他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喝,复诊时他说胸闷明显缓解,疲劳感轻了不少,脚趾痛也没那么烈了。后续微调方子,加了黄芪补气、郁金通瘀、制南星兼顾肺结节调理,再服15剂,胸闷、嗳气好转大半,脚趾痛减轻一半,舌苔也变回淡红薄白,整个人状态通透了不少,没再像之前那样憋闷难受。 其实胸痹真不难治,难的是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找准心气不足、胸阳不展、胃失和降的根源,兼顾脏腑关联,补养与通调结合,才能从根上理顺。 读了半辈子医书,从医四十多年,翻遍古籍、接诊无数患者,最看不惯盲目调理、只治表象的做法,退休后在深圳开中医诊所,就想凭岐黄之术,帮大家找对调理方向,少走弯路、少受憋闷之苦。刷到的朋友,请帮忙转发,感谢!

0 阅读:5
向薇谈养

向薇谈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