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徐州一主任医生趁妻子不在,偷偷服用了4克毒性极强的曼陀罗花,所有人都

文山聊武器 2025-11-27 18:24:21

1970年,徐州一主任医生趁妻子不在,偷偷服用了4克毒性极强的曼陀罗花,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殊不知正是他的这一壮举,造福了无数病患!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麻醉药品极度短缺,西药几乎全靠进口,医院手术室常常只能用少量乙醚勉强支撑,很多病人疼得死去活来,有的甚至因为疼痛休克导致手术失败。那时候外科医生最怕的就是麻醉跟不上,病人躺在手术台上惨叫,医生手都抖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情况一样严重,积压的手术一大堆,普鲁卡因、乙醚库存见底,医生们眼睁睁看着病人受罪却束手无策。王延涛作为麻醉科主任,每天面对这种局面,心里比谁都急。 他从医二十多年,早年进修过南京的最好麻醉技术,也带队把医院麻醉组搞得有模有样,可西药短缺不是技术能解决的。他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医古籍,翻遍了《本草纲目》《千金方》,最后锁定洋金花,也就是曼陀罗花。李时珍写得清清楚楚,这东西能让人昏睡不痛,但剂量稍大就会要命。古人华佗的麻沸散很可能就含这个成分,可失传一千多年,谁也不敢碰。 动物试验做了几十次,小鼠兔子狗羊全试遍了,就是起不到麻醉作用,只会狂躁乱跑。科室开会没人敢接这个烫手山芋,拿病人试等于杀人。王延涛知道,再拖下去还得有病人疼死在手术台上。他把古方反复改了又改,加入乌头、川芎、当归减毒增效,配成复方。他先自己试1克,再试2克,最后直接上4克。这个剂量已经非常接近致命线,心跳呼吸随时可能停。 他真的昏迷了整整九个小时,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让同事拿针扎自己,完全没痛感。他把所有数据一笔一笔记全:起效时间、昏迷时长、心率峰值、口干程度、幻觉情况、痛觉消失窗口,全都清清楚楚。这份用命换来的数据,成了中国第一份可靠的中药麻醉人体实验记录。 1970年7月8日,第一例复方洋金花麻醉手术在徐州做成功了,病人是32岁女性,甲状腺次全切除,整个过程安静平稳,术后恢复也快。这个消息像炸了锅一样传开,全国医院的人蜂拥到徐州取经。1971年夏天,第一届全国中药麻醉交流会在徐州开,1973年第二届统计全国已经做了四万六千多例,成功率极高。很多边远地区医院终于敢接大手术了,再也不用眼看着病人疼得生不如死。 这事后来报到北京,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了王延涛,把复方洋金花麻醉正式定名为“中药麻醉”。上海制药厂开始批量生产洋金花制剂,全国各地麻醉科医生都学会了这个土办法。那几年救下来的病人真的数不过来,尤其是一些来不及转院的急症患者,硬是靠这味中药挺过了手术最难熬的关。 王延涛自己一直很低调,从不把以身试药挂嘴边,只说这是医生该做的。他后来又改良针剂剂型,研究催醒药,带学生写教材,把中药麻醉从野路子变成正规学科。退休后还在疼痛科门诊上班,病人排队找他打一针止痛,大家都叫他“王一针”。 2023年1月17日,王延涛走了,享年88岁。走之前他和老伴辛治娟签了遗体捐献书,2月15日遗体送到徐州医科大学解剖教室,又一次站上了讲台。

0 阅读: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