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拒绝立即停火的提议,理由是停火无视这场冲突的

烟雨评社 2025-10-23 10:53:54

10月2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拒绝立即停火的提议,理由是停火无视这场冲突的根源。拉夫罗夫重申,俄方仍然致力于通过谈判实现持久和平,而不是“假和平”。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一席话,再次将俄乌冲突的复杂性与俄方的战略意图推向舆论中心。在最新的表态中,他直指“立即停火”的主张是“无视冲突根源”,并强调俄美阿拉斯加会晤达成的共识必须被坚守。 拉夫罗夫拒绝停火的底气,藏在他反复强调的 “冲突根源” 里。他在现场直指欧洲多国的共同声明 “别有用心”,说白了就是要求莫斯科给一个 “禁止俄语、迫害本族群的政权” 留生存空间。 在他看来,乌克兰境内的俄语群体处境早已是绕不开的症结,毕竟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官方禁止联合国官方语言的地方,而那门语言还是当地多数居民的母语。 更往深了说,这背后是北约多年来不管不顾的东扩野心,拉夫罗夫早就在专访里提过,北约当年承诺不扩张的话根本就是空话,这些年军事基础设施一步步挪到俄罗斯边境,甚至拒绝了俄方 2024 年提出的安全保障建议,这种步步紧逼的态势,才是冲突爆发的真正推手。 所谓的 “假和平”,在拉夫罗夫眼里就是 “用战术暂停掩盖战略逃避”。他特别点出,美方近期抛的 “以当前战线停火” 方案,看似是想降温,实则是帮北约争取时间。 要知道,俄美总统早前在安克雷奇接触时,明明达成过 “关注冲突根源,而非表面停火” 的共识,现在美方单方面变卦,难免让人怀疑是在给北约重整军备留缓冲期。 更现实的是,停火根本解决不了核心问题:顿巴斯地区的自治地位没敲定,俄语群体的文化教育权没保障,北约部署在俄边境的 “战斧” 导弹系统没拆除,这些隐患不除,就算暂时停火,冲突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就像拉夫罗夫说的,现在停火只会让乌克兰大部分地区继续被 “纳粹政权” 掌控,不过是把矛盾暂时 “冷藏” 而已。 俄方不是反对和平,而是对 “怎么实现和平” 有明确底线。拉夫罗夫在发言里反复重申,俄方一直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但条件绝不能碰。 这两条底线很清晰:一是乌克兰必须承认顿巴斯地区的自治地位,保障当地俄语群体的基本权益;二是北约得拿出书面承诺,彻底停止东扩,并且拆除靠近俄边境的军事设施。 这可不是俄方临时提的要求,早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俄方就多次强调,不能以牺牲本国安全为代价来满足西方的扩张需求,而美国和北约把乌克兰当遏制俄罗斯的工具,多年来煽动反俄情绪、输送武器,这些行为本身就是在激化矛盾。 拉夫罗夫的强硬表态,也透着对西方双重标准的不满。他批评欧洲国家一边喊停火,一边诱导华盛顿放弃长期政治解决方案,只想 “让战争暂停、让历史自行裁决”,这种逃避责任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毕竟从 2014 年西方支持乌克兰政变开始,顿巴斯地区就陷入了血腥冲突,这些年西方没推动过明斯克协议的落实,反而一个劲给基辅送武器、训练军队,现在倒要俄方接受 “不解决根源的停火”,显然没道理。 俄方的逻辑很直接:要谈就得奔着彻底解决问题来,不能光图表面好看,否则所谓的和平不过是另一场冲突的前奏,外界注意到,拉夫罗夫的表态背后,是俄方对 “持久和平” 的实际布局。 这些年俄方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一边推进目标,一边开放人道主义通道,已经从乌克兰及顿巴斯地区疏散了近百万人,其中还包括 300 多名中国公民,在国内设立了九千多个临时安置站,这些动作都是在为战后秩序铺路。 对俄方来说,和平不是喊口号,得是能落地的方案,要让安全诉求得到保障,让受影响的民众真正安定下来,而不是被 “假和平” 忽悠着吞下隐患。 现在西方和俄方的分歧很明确:一方想靠停火 “冻结” 现状,一方要刨根问底解决问题。拉夫罗夫的拒绝,本质上是不想接受一个 “治标不治本” 的结果,毕竟在冲突根源没消除的情况下,任何停火都可能只是暂时的喘息,而非真正的和平终点。 信源:参考消息

0 阅读:9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