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正式出局!当地时间20日,俄罗斯发布通报,外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烟雨评社 2025-10-23 10:53:54

泽连斯基正式出局!当地时间20日,俄罗斯发布通报,外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举行了通话,双方围绕如何落实俄美领导人10月16日通话达成的共识,就可能采取的具体步骤进行了建设性的讨论。 过去,乌方试图依靠欧美支持撑场面,但如今,连参与谈判的资格都岌岌可危。前线局势已不容乐观,乌军面临兵力短缺、装备匮乏的困境,而欧美新一轮援助力度大幅减弱,几乎难以提供有效支援。 10 月 16 日,俄美领导人先是进行了通话,虽然双方没对外透露太多细节,但从后续俄美官方的表态来看,核心是围绕 “缓和当前局势”“寻找冲突解决的切入点” 展开的,这也是两国领导人时隔半年多再次直接对话。 而 10 月 20 日拉夫罗夫和鲁比奥的通话,就是把领导人层面的 “共识” 落到实处,讨论具体该怎么做。俄罗斯通报里提到 “建设性的讨论”,看似用词平淡,却透露出重要信号 —— 两国在某些问题上已经找到了可以推进的方向,不然也不会专门花时间聊 “具体步骤”。 这通电话最受关注的点,就是 “没提乌克兰”。无论是俄罗斯的通报,还是美国国务院事后发布的简短声明,都只字未提要和乌克兰协商,也没提泽连斯基政府的意见。 要知道,之前俄美涉及乌克兰问题的沟通,多少会把 “尊重乌克兰主权”“听取乌方意见” 挂在嘴边,可这次完全没提,难怪外界会冒出 “泽连斯基出局” 的说法。 更耐人寻味的是,通话当天,泽连斯基正在波兰参加一场国际会议,原本计划发表关于 “寻求更多武器援助” 的演讲,结果会议中途临时取消了演讲环节,泽连斯基也提前离场,这一系列巧合让 “出局” 的猜测更有了讨论的空间。 不过,俄美这次通话讨论的 “具体步骤”,其实能看出一些风向。有接近俄外交部的消息人士透露,双方重点聊了 “人道主义通道的优化” 和 “部分区域停火的可能性”。 比如在赫尔松地区,双方讨论如何让更多平民安全撤离,还提到要简化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地带的流程;在停火方面,没提 “全面停火”,而是聚焦 “局部区域的临时停火”,比如先在顿涅茨克的几个争议城镇试试水,看看能不能为后续谈判创造条件。 这些步骤看似是 “小动作”,却都是之前需要乌克兰参与才能推进的事,现在俄美直接讨论,显然是把主导权抓在了自己手里。 美国这边的态度也很值得琢磨。鲁比奥在通话后没接受媒体采访,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这次通话是落实总统共识的重要一步,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却没提 “要和乌克兰协调”。 要知道,之前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一直是 “坚定支持”,每次和俄罗斯沟通后都会第一时间告知泽连斯基政府,可这次完全没这个环节。 而且最近美国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也有变化,10 月中旬美国国会通过的援助法案里,给乌克兰的武器资金比之前少了 30%,还特别注明 “优先用于防御性武器”,不再像以前那样提供进攻性装备,这些信号都说明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正在 “降温”,更倾向于通过和俄罗斯对话来控制局势。 俄罗斯这边则把 “推进共识” 的态度摆得很明显。拉夫罗夫在通话后会见了国内的军事专家,讨论如何落实通话中提到的步骤,还强调 “俄美在某些问题上有共同利益,比如避免冲突升级为更大规模的对抗”。 俄罗斯媒体也在报道中提到 “泽连斯基政府之前多次拒绝俄美提出的和平方案,现在俄美直接沟通,是为了打破僵局”,言外之意就是泽连斯基已经成了 “绊脚石”,被排除在外很正常。 国际社会对这事儿的反应也很分裂。欧盟不少国家表示 “担忧俄美绕过乌克兰做决定,会损害乌克兰的主权”,德国总理甚至公开说 “任何关于乌克兰的谈判都必须有乌克兰参与”;但土耳其、印度等国则认为 “俄美直接对话是好事,能为缓和局势提供机会”。 而泽连斯基政府的反应很微妙,既没公开反对俄美通话,也没说支持,只是在官网发布了一则简短声明,说 “乌克兰会继续坚持自己的和平方案,希望国际社会不要忽视乌克兰的立场”,语气里少了之前的强硬,多了几分无奈。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俄美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直接沟通,泽连斯基真的会被彻底排除在外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美大概率会继续推进 “局部步骤”,比如先落实人道主义通道和局部停火,等这些事情落地后,再考虑是否让乌克兰参与后续谈判。 但可以肯定的是,泽连斯基之前在俄乌冲突中的 “核心地位” 已经动摇,俄美开始主导局势走向,这对乌克兰来说,无疑是个重大的战略变化。 乌克兰问题,从来就不是乌克兰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大国之间的较量,没有足够实力的国家,只能在桌边等待命运的通知书,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唯有实力和独立,才是最稳的底牌。 信源:俄外长与美国务卿讨论落实俄美领导人通话内容2025-10-20 ·中国青年网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