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真能和解?这个问题,现在问出来,自己都觉得有点天真。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一句

烟雨评社 2025-10-23 10:54:16

中美真能和解?这个问题,现在问出来,自己都觉得有点天真。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一句话就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台湾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与美国,不是谈不谈得拢的问题,而是根本没得谈。” 仍有不少人抱有侥幸,觉得中美最终能和解,但这种想法其实不负责任。如今中美关系已降至冰点,和解难度极大,核心原因是美国已将中国视为 “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崔天凯的话不是空穴来风,看看最近两个月的经贸博弈就懂了。8 月底,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按两国元首共识赴华盛顿磋商,本是落实经贸合作的常规动作,可 10 月中旬美国财长贝森特突然翻脸,不仅用 “举止不敬”“擅自闯入” 这类词攻击李成钢,还翻出两个月前的会谈大做文章。 明眼人都清楚,美方真正破防的是中国新出台的稀土管制措施 —— 那些通过技术标准升级、加工环节管控实现的精细限制,精准击中了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的命脉,毕竟美国 80% 的稀土进口都攥在中国手里。 更耐人寻味的是,从 9 月马德里会谈结束到 10 月中旬,短短 20 多天里美方密集出台 20 项对华打压措施,一边喊着对话一边挥拳,这样的 “谈判” 怎么可能谈得拢。 科技领域的僵局更能说明问题。美国从 2020 年拉黑华为开始,就没停止过技术封锁,到 2025 年又搞出 “实体清单穿透性规则”,把数千家中国企业连带列入限制名单。 中国这边也没闲着,加快半导体、人工智能的自主研发,2024 年已经实现 5G 网络的全面覆盖,光伏产业更是牢牢占据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 崔天凯卸任后在访谈里点破过这层矛盾:美国总想把中国钉在产业链低端,自己垄断高端利润,可中国不可能永远甘心做组装厂。这种发展权的争夺不是讨价还价能解决的,就像一方要锁死门,一方要开门走出去,根本没有妥协的中间地带。 台湾问题被崔天凯称作 “冰山一角”,背后是更深的地缘博弈。2023 年美国刚批准对台导弹雷达军售,2024 年又加码武器输送,嘴上说 “维护地区稳定”,实则把台湾当成牵制中国的棋子。要知道台湾海峡关乎中国 90% 的外贸海运通道,这是核心利益的底线。 中国这边,从常态化军演到明确 “统一不需跟任何人商量” 的表态,态度越来越坚定。而美国一边在南海搞联合军演,一边拉着盟友搞 AUKUS 联盟围堵,这种 “一边挑事一边谈和平” 的逻辑,让对话失去了基本前提。 崔天凯 2025 年 5 月的发言说得直接:“美国在南海捣乱只会让和平远去”,这话里藏着多少无奈只有外交人懂。 更本质的分歧藏在战略逻辑里。新加坡《思想中国》杂志观察到,中国对美策略已经从过去的谨慎防御变成了攻守兼备。2018 年贸易战刚打响时,中国还在尽量控制损失,可到 2025 年已经能主动用稀土管制、港口费反制等手段回应。 这种转变源于美国把遏制中国变成了跨党派的制度化政策,不管谁当政,打压的大方向都不会变。崔天凯早就看清了这点,他 2023 年就说过,中美高层交往得讲互相尊重、言而有信,现在是美方先破了规矩,交流自然成了空话。 军事和意识形态的鸿沟更是无形的墙。美国 2024 年军费超过 8800 亿美元,在亚太布满军事基地,却年年发报告指责中国 “军力扩张”。中国发展航母、歼 - 20,不过是为了应对周边的军事存在,可在美方眼里这就是 “威胁”。 意识形态上更不用说,美国搞 “印太经济框架”、AUKUS 联盟,本质上是用 “民主对抗专制” 的冷战思维划圈子,而中国的 “一带一路” 已经链接了 150 多个国家,两种发展路径的碰撞根本无法通过对话消解。 崔天凯在 2025 年 7 月的世界和平论坛上还说过,中国不想争霸,也反对别人称霸。可现实是,美国不愿接受一个制度、文化都不同的国家崛起,中国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发展权。从经贸到科技,从地缘到意识形态,层层矛盾缠在一起,就像解不开的死结。 那些还在期待中美和解的人,或许没看懂崔天凯 “根本没得谈” 背后的无奈 —— 不是不想谈,是双方想要的东西从根上就不一样。 中国的大门一直开着,欢迎平等合作与对话,但要想让中国放弃核心利益、按美国的规矩来,绝对不可能。就像崔天凯说的,“真心对话才可能解结”,可如果美国始终没这份真心,那中美之间的这股寒意,恐怕还要冷很久。 信源 :《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中国要统一,没什么好商量》中国青年报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