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练习艾扬格时,对腹股沟的空间充满疑惑,每个体式对它的解释都不一样,那个时候的我拼命想弄懂背后本质,因为只有知道本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练习的安全感。
后来逐渐理解了,腹股沟的空间是三维,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但它的本质不变,即——股骨头能够切向髋臼的后下方。这一小句话,我从22年揣摩到25年,毫不夸张,每天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艾扬格口令均建立于此逻辑之上。艾扬格大师站在一种高度在诉说他个人的本体感受,而我的身体结构无法触及他口令的前提,即关节的相对运动,所以那些口令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笨蛋,非常无力,总是关节卡压,疼痛,永远做不对。
感恩周老师,把这么美好的本质说清道明,才让我得以企及理解及做出艾扬格大师的口令。
坐骨上提的意思是,打开腹股沟的空间,股关节和骶髂关节的相对运动,髋臼相对于股骨头、髂骨相对于骶骨的旋前,腰大肌的膨胀,腹部的柔软、空间感,坐骨和大腿后侧的远离,盆底张力的释放,盆腔张力的释放等等,等等。
如果我是个跳水运动员,坐骨上提就是那块跳板,如果我打网球,它就是那个球拍,如果我跳高,它就是那根长竿。
体式练习建立于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继而才能长远获得练习的好处。身对心的转化,心为生活提供了全新视野。
站在坐骨上提这块跳板上,练习体式,一切口令都非常明朗,至于不同体式如何使用辅具调整,会自然清晰。弄清楚这个底层逻辑,就不会觉得那些变体、辅具的使用、口令眼花缭乱,就对练习有了主导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