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阐述三板斧之离焦:近点离焦与远点离焦

邦鼎聊健康 2025-04-08 15:06:03
关于离焦,我提出过几个概念,除了“近点离焦和远点离焦”(见上方手绘图),之前我提出的“前离焦和后离焦”,“被动离焦和主动离焦”,还有一个概念是“视近调节与望远调节”(下方截图),传统眼科观念认为望远是不需要调节的,其实不然,我说过,眼睛的睫状肌长三层,绝对不是白长的。此处解释一下被动离焦和主动离焦:这个概念最早我是在一次数字化视光学的会议上首次提出来,我说的被动离焦就是我们传统的这种在镜片上增加微透镜来创造离焦,这是一个被动的离焦信号,至于最终能不能在视网膜前形成我们想要的离焦,并不一定,比如说存在调节滞后,看近的时候你想要的离焦可能就很少甚至就没了。而主动离焦就是在视网膜前主动投一个我们想要的离焦信号,或者是通过其他方法实现,这个方法是有的,有企业之前问过我,只是这个东西研发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我不清楚什么时候会有企业愿意投入这么多资金去研发这个东西。 图片 还有“走路望远与开车望远”,我提出的这些概念看起来不同,但实际上中间都有关联。你只要明白了理论,就知道有一些问题的答案。就像有的人问我控优点用三板斧可以吗?可以,控优点只是个眼镜,合适的离焦,现阶段来说,主要是通过望远行为来创造的(以后也会有别的方式),普通眼镜也能创造离焦,只是看远时,有周边离焦配合效果更强。 总的来说,我说的望远,不只是单纯的望远,还包括拉远设备的看远;我说的离焦,不只是周边离焦,还包括中心微量前离焦;我说的视功能,不只是反转拍,还包括更深层次的调节的力量、耐力/持久性,和聚散、融像、眼位等视功能异常的处理与训练。 以上个人观点,供探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