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不爱运动,爱吃碳水,但肥胖率低?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6年日本

芙蓉营养养 2025-04-13 21:25:15

为什么日本人不爱运动,爱吃碳水,但肥胖率低?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16年日本肥胖率仅4%,是发达国家里的“瘦子冠军”。法国11%,美国32%,跟日本一比,简直是“胖成球”。

更离奇的是,日本人不爱运动。《The Lancet》医学期刊调查,全球最不爱运动的国家里,日本排第十一,60%以上的人运动积极性低于平均水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碳水配碳水”不是胖人的专利吗?为什么日本人能把米饭、煎饺、拉面吃得风生水起,还能瘦成一道闪电?

日本人有种“八分饱”的哲学,叫“腹八分目”,意思是吃到八成饱就停筷子。这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有讲究。2015年《营养学杂志》研究发现,日本成年人普遍遵循“适量饮食”,平均每餐摄入热量比西方国家少20%-30%。

比如东京一家餐厅的“米饭+煎饺套餐”,米饭是迷你碗(120克),煎饺4个,总热量才430大卡。顾客吃完既满足又不撑,热量还控制得死死的。

还有个冷知识,日本饭碗普遍偏小,直径10-12厘米,容量也就150-200毫升,比咱们动辄20厘米的大碗小了一半。

研究表明,餐具大小直接影响食量——美国康奈尔大学2006年的实验发现,用小碗吃饭的人比用大碗的人少吃22%的食物,热量摄入自然也低。日本人用小碗装米饭,小盘盛煎饺,吃着吃着就饱了,想多吃都没地儿装。

再举个例子,日本便利店的便当是“碳水叠加”的经典。711的“饭团+煎饺组合”,饭团一个80克(130大卡),煎饺3个(150大卡),加点蔬菜和酱料,总热量也就400大卡。

他们大部分吃饭慢,细嚼慢咽,讲究享受过程。吃得慢的人比狼吞虎咽的人肥胖率低42%,因为慢吃能让大脑及时收到“饱了”的信号。日本人吃米饭配煎饺,筷子夹一口米饭嚼20下,再吃个饺子喝口茶,半小时才吃完一顿。

份量小、餐具小、吃得慢,把米饭和煎饺的热量锁在“安全线”内,怎么吃都不容易超标。这哪是“碳水炸弹”,分明是“碳水艺术”啊!

日本人不爱运动吗?他们的生活方式里——日常微运动,这才是“被动减脂”的秘密武器。日本城市化程度高,公共交通发达,很多人上班上学靠步行加地铁。日本国土交通省2016年数据显示,53%的学生和48%的上班族主要通勤方式是火车或地铁。

这意味着啥?从家到车站走10分钟(约800步),换乘再走5分钟(约400步),一天来回至少3000步。按每1000步消耗30-40大卡算,一天就能烧掉100-120大卡,相当于半碗米饭的热量。

东京上班族平均每天步行约7000步,2019年《日本公共卫生杂志》研究发现,这种“通勤步行”让日本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量比美国人高出30%。

东京街头自行车道遍布,2020年统计显示,12%的居民日常骑车出行,平均每天骑行20分钟,消耗约100大卡。加上日本街道窄、停车贵,开车不方便,逼得大家多走路。[爱你][心]芙蓉营养小课堂减肥[超话]全民营养提升计划

0 阅读:424

评论列表

大鹅信用佧

大鹅信用佧

3
2025-04-14 14:04

因为吃得量少,饮食清淡,所以不会胖,就像六七十年代的人很少有胖的,因为那时候米饭为主,摄入的油脂很少,所以人不会胖。

芙蓉营养养

芙蓉营养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