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统的徐恩曾被撤职后,无事可干的他改经商卖黄豆,囤了30万斤黄豆后,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9-05 21:36:55

1945年,中统的徐恩曾被撤职后,无事可干的他改经商卖黄豆,囤了30万斤黄豆后,黄豆价格却大跌,妻子提议:“何不把黄豆磨成豆腐卖?”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夏末的一天,徐恩曾坐在台北阳明山的自家庭院里,手里捧着一碗热豆花,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的脸上,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忆过去,但那天,脑子里突然浮现出重庆那一仓库的黄豆,那场几乎让他破产的“黄豆风波”,像一团蒸汽一样,在热豆花的香气里翻腾起来。   曾经的徐恩曾,是中统的掌门人,什么是中统?那是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是国民党对内情报的核心部门,这个名字听起来像统计局,实则是特务机关,徐恩曾在这个位置上,权力大得惊人,他的亲戚是陈果夫、陈立夫,属于国民党权势最顶尖的“CC系”,当时的人都知道,军统有戴笠,中统有徐恩曾,两人是明争暗斗的对手,一个盯外敌,一个盯内党,徐恩曾每天处理的,都是党内派系、异端思想、情报渗透、反间策反,个个都是刀尖上跳舞的事。   不过,再风光的人,也有风停的时候,1944年,一次会议上,蒋介石看到墙上写着“中正不正”几个字,气得当场发火,这话不是说别人,正是冲着蒋介石来的,这种事发生在国民党中央机关,责任当然要落在负责内部安全的徐恩曾头上,查了几天,一无所获,再加上他对解放区的情报掌握不清,而戴笠却能提供详细资料,这一强一弱的对比,不仅让蒋介石大失所望,也让徐恩曾在内部斗争中彻底失了势。   1945年春,蒋介石批了徐恩曾的免职公文,曾经的中统头子从此离开政坛,带着一身风雨回到了重庆,那时候的重庆,刚刚从战火中喘过气来,街头巷尾都是重建的喧闹声,可对徐恩曾来说,世界突然安静了,他失去了权力,也失去了信任,门前冷落,连平时最爱来打探消息的小报记者都不见了踪影。   在他家的仓库里,有三十万斤黄豆,这些黄豆是他在任上囤下的,想着战时粮食紧张,等到通货膨胀一来,可以高价卖出,赚个盆满钵满,可没等他出手,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市场放松,黄豆价格一落千丈,几天之内,从黄金一般的抢手货变成了没人要的累赘,黄豆是不能久放的,重庆潮湿,霉味从仓库里一路飘到客厅,徐恩曾一边在账本上划着数字,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出手,越算越焦头烂额。   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败在一堆黄豆上,曾经靠着情报立身,信息就是命脉,他以为商业也是如此,只要掌握消息,就能提前布局,可市场不是战场,消费者不是敌人,他没算到人心的善变,也没料到战后政策的调整,等他反应过来,已经骑虎难下。   这时候,他意识到,原来过去那一套手段,在现实面前,变得一文不值,他的优势,不再是权力,而是经验,他开始重整思路,把黄豆进行加工,卖成豆制品,他清楚,黄豆直接卖出去是亏本买卖,但豆腐、豆花、豆浆这些东西,重庆人天天吃,市场不缺需求,他于是雇佣工人,采购设备,把家里的庭院改造为作坊。   豆腐的制作并不轻松,磨浆、煮浆、点卤、压模,每一步都需要精细掌控,徐恩曾习惯了办公室里的命令调度,如今却要亲自盯着工序,甚至为了一锅豆浆的口感,反复试验点卤比例,在这过程中,他的旧部下也逐渐靠拢过来,不是为了情报,而是为了豆腐,他们帮着联系机关食堂、部队招待所,把豆制品送进这些单位的厨房。   一开始,买豆腐的人并不知道,这些豆腐出自曾经的中统局长家,后来,有人认出他,悄悄问一句:“当年是你主审的我,”徐恩曾只点头,把一块豆腐装进纸袋里,递过去,那人没说话,接过袋子走了。   豆制品生意逐渐有了起色,黄豆一仓一仓地清空,仓库终于不再发霉,而是飘出豆香。   不过,徐恩曾并不满足于此,他有野心,也有资源,他尝试转型,开办农垦机械公司,回收日军遗留车辆进行改装,打着农业现代化的旗号推销产品,可惜质量不过关,卖不出去,很快赔光了资金,他又成立了打捞公司,希望从长江沉船中捞出金银财宝,结果打捞上来的只是破布烂绸,几次折腾下来,他明白了,关系只能通一次,产品才是根本。   真正让他东山再起的,是航运,他利用交通部旧关系,低价购入旧海轮,改装后投入长江沿线运输,他的船避开征用检查,还能夹带“特殊货物”,包括走私物资、金条、甚至一些文物,靠着这条灰色产业链,他在乱世中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1949年,他看清了大局,低调地变卖资产,把钱换成金条和美元,带着妻子费侠前往台湾,在岛上,他继续做些小生意,也时常回忆起重庆豆腐坊的那段日子,他觉得,那才是他一生中最踏实的时光。   1985年,徐恩曾在台北去世,他留下的,不只是金钱,还有一句话:“关键是别死在事上头,”这不是一句逃避现实的感慨,而是他在无数次起伏中总结出的生存法则。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2015年06月04日《徐恩曾因军统“揭发”而下台》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