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比特币总量是2100万枚,代码里都写死了,改不了,但你可能不知道,这2100万枚其实永远挖不完。 比特币的诞生源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中心化货币的不满。中本聪在白皮书中提出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总供应量上限设为2100万枚。这数字不是随意拍脑袋,而是通过代码硬编码实现的。创世区块于2009年1月生成,初始区块奖励50枚比特币,每210000个区块后奖励减半。这个机制确保新币发行速率可控,避免通胀泛滥。 比特币网络依赖矿工验证交易,矿工通过计算哈希值竞争打包区块,获得奖励作为激励。早期挖矿简单,用普通电脑就能参与,但随着难度调整,专业设备逐渐主导。总供应计算基于级数求和:第一阶段210000区块×50枚=1050万,第二阶段×25枚=525万,以此类推。表面看,总和正好2100万,但实际因减半无限延续,不会精确抵达。 减半机制的核心在于其几何级数特性。奖励从50枚起步,每次除以2,形成等比数列:50 + 25 + 12.5 + 6.25……无限项求和趋近于100枚每阶段基础值,乘以区块数后逼近2100万。数学上,这是个收敛级数,极限值存在却永不触及。比特币最小单位是聪,1枚等于1亿聪。当奖励细到1聪以下,代码的整数运算会四舍五入,导致无法产生更小分数。 这意味着,最后阶段奖励虽趋近零,但区块仍会产生,新币微量注入。网络难度每两周调整一次,确保平均10分钟一区块,无论算力如何波动。这样的设计让供应曲线平滑下降,模拟黄金开采的递减效应,却更精确。矿工收入结构也随之演变,早期靠奖励为主,后期转向交易手续费。比特币不像法币无限印钞,它的自限性铸就了价值锚定。 历史上,减半事件已成为市场里程碑。2012年第一次减半,区块高度210000,奖励降至25枚。当时比特币价格仅12美元,但减半后一年内飙升至1100美元,证明供应紧缩刺激需求。矿工们开始大规模部署ASIC芯片,算力从MH/s跃至GH/s。2016年第二次减半,奖励12.5枚,价格从650美元涨到近2万美元,催生ICO热潮。全球矿场扩张,中国一度占主导,后因政策调整转移至美国和中亚。2020年第三次减半,奖励6.25枚,正值疫情肆虐,价格却从8700美元攀至6.9万美元峰值。减半前后,机构投资者入场,推动ETF审批。2024年第四次减半,奖励3.125枚,价格稳守6万美元,网络算力破600 EH/s。这些事件显示,减半不只技术调整,更是经济信号,强化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叙事。 展望未来,减半将继续主导供应动态。2028年第五次减半,奖励1.5625枚;2032年0.78125枚,以此类推。到2140年左右,最后一聪级奖励注入,总量将达99.999%上限,剩余部分微乎其微。届时,新币年增量不足1枚,相当于忽略不计。但网络不会停摆,因为交易手续费将成为矿工主要收入来源。随着Layer2解决方案兴起,如闪电网络,交易量激增,手续费池扩大。当前已挖出约1970万枚,剩余130万枚分布在未来32次减半中。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确保任何修改总量提议需多数节点同意,实际难成现实。这设计巧妙平衡激励与稀缺,避免矿工退出导致安全隐患。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比特币总量是2100万枚,代码里都写死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10-12 19:59:09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