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不让中国货物走俄罗斯,中国对欧从我们这儿过,运能将翻番。没有抛开俄罗斯

烟雨评社 2025-10-13 10:49:55

哈萨克斯坦不让中国货物走俄罗斯,中国对欧从我们这儿过,运能将翻番。没有抛开俄罗斯,过了里海不还是俄罗斯的地盘。只不过不用从西伯利亚走,的确是更快。 先得说清楚原来的路线有多 “绕”。之前中国货发欧洲,走得最多的是西伯利亚大陆桥,也就是从中国新疆出境,经哈萨克斯坦北部进入俄罗斯,再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往西,最后到欧洲。 这条线全程下来得 12000 多公里,光是在俄罗斯境内的运输就占了 70%,而且西伯利亚地区冬季严寒,铁路容易因积雪结冰延误,夏天又有冻土融化的问题,一年下来能稳定通行的时间不到 10 个月。 2024 年就有数据显示,这条线的货运时效平均要 35 天,遇到极端天气还会延迟一周以上,不少企业为了赶工期,只能额外花高价走海运,成本一下子上去不少。 哈萨克斯坦推的新路线,正好解决了 “绕” 和 “慢” 的问题。新路线从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进入哈萨克斯坦后,不是往北去俄罗斯,而是往西到里海沿岸的阿克套港,然后通过里海轮渡把货物运到阿塞拜疆的巴库港,再经格鲁吉亚、土耳其,最后进入欧洲。 全程算下来只有 8000 多公里,比西伯利亚路线短了近 4000 公里,时效也压缩到了 22 天左右,快了差不多 13 天。 更关键的是运能,里海现在有 3 艘万吨级货运轮渡,哈萨克斯坦还计划今年再新增 2 艘,到时候单次就能运输 500 个集装箱,比原来西伯利亚路线 “单趟 300 箱” 的运力直接翻番,旺季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排队等仓位。 有人说 “过了里海还是俄罗斯的地盘”,这话没全错,但也没说到点子上。新路线过里海后,进入的是俄罗斯南高加索地区,这地方和西伯利亚不一样,基础设施更完善,铁路电气化率达到 90%,不像西伯利亚铁路还有不少非电气化路段,跑起来速度慢。 而且南高加索地区气候更温和,全年都能稳定通行,不用受严寒和冻土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阿塞拜疆这些国家早就签了货运合作协议,货物在里海轮渡、跨境铁路转运时,不用重复报关、查验,相当于 “一次通关、全程畅通”,光这一项就能省下 3 天的通关时间。 这条新路线能落地,还靠哈萨克斯坦的 “居中优势”。哈萨克斯坦是连接中国和中亚、欧洲的枢纽,境内有 1.5 万公里的铁路网,而且早就和中国铁路实现了轨距对接,货物不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多次换轨,效率比原来高很多。 2024 年哈萨克斯坦还花了 8 亿美元改造阿克套港,把港口的集装箱吞吐能力从每年 50 万标箱提升到 120 万标箱,就是为了承接更多中国赴欧货物。现在从阿克套港发往巴库港的轮渡,每周有 3 班固定班次,准点率能达到 95%,比原来 “看天气开船” 的零散班次靠谱多了。 企业对这条新路线的热情已经起来了。2025 年第一季度,通过这条路线运输的中国货物就有 1.2 万标箱,主要是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和机械设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180%。 深圳有家做家电出口的企业负责人说,以前走西伯利亚路线,货物到德国汉堡要 38 天,现在走新路线 23 天就能到,还能避开西伯利亚的天气风险,“今年的欧洲订单,有 60% 都打算走这条线”。 就连欧洲的进口商也很买账,德国最大的物流企业 DHL 已经在阿克套港设了办事处,专门对接这条路线的货运业务,还和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签了长期合作协议,保证货物优先运输。 不过这条路线也不是没有挑战。里海的轮渡受风浪影响,偶尔会有短时间延误,哈萨克斯坦正在和阿塞拜疆合作,计划在里海修建海底隧道,不过这个项目预计要 5 年才能完工。 另外,新路线经过的国家多,虽然有通关便利协议,但不同国家的货运标准还是有差异,比如土耳其的铁路限重和欧洲不一样,部分重型设备还需要调整包装。 好在哈萨克斯坦已经牵头成立了 “里海 - 欧洲货运联盟”,中国、俄罗斯、阿塞拜疆等国都加入了,专门协调解决这些问题,今年还会推出统一的货运标准,让货物转运更顺畅。 哈萨克斯坦推的这条新路线,不是 “抛开俄罗斯”,而是 “优化合作”,既利用了俄罗斯南高加索地区的运输资源,又避开了西伯利亚的短板,还把自己的枢纽优势发挥出来。 对中国企业来说,多了条快且稳的货运通道,不用再依赖单一路线;对哈萨克斯坦而言,能靠货运带动本国港口、铁路发展,增加收入;对俄罗斯来说,也能通过南高加索地区获得更多货运收益,算是 “三方共赢”。 接下来随着里海轮渡和港口设施的升级,这条路线的运能和时效还会再提升,说不定会成为中国对欧货运的 “主力路线” 之一。 中欧贸易的这盘棋,正在从波兰的独角戏,走向多国共演的新局面,未来的通道,不再是“选一个”,而是“选一组”,谁能提供稳定、高效、合作的平台,谁就能在这场全球竞赛中占得先机。 信源:观察者网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