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1个故事到千万种可能:乡村教师计划里的教育星火与生命成长 在教育的田

特级钱守旺云 2025-11-08 12:09:03

从1001个故事到千万种可能:乡村教师计划里的教育星火与生命成长 在教育的田野上,乡村教师是点亮希望的星火。2025年乡村教师计划终评活动(长沙站),以“从1001个故事到千万种可能”为主题,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拉开帷幕。这场活动不仅是对乡村教师的专业评鉴,更是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生命故事的共鸣,让我们看到乡村教育在坚守与创新中绽放的千万种可能。 十年深耕:为乡村教育筑牢“灯塔” 2015年9月16日,乡村教师计划正式启航。十年来,它通过专项资助、专题赋能、平台支持和传播倡导,聚焦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心灵成长,挖掘乡村教育实践智慧,展现乡村教育魅力,为乡村儿童的成长铺就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截至2025年8月,乡村教师计划已支持乡村教师10101人,影响学生55.517人。这份数据背后,是一个个“有情怀有智慧的乡村教师”在教育土壤里的深耕——他们是教育的“寻光者”,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是“专业赋能者”,在教学相长中突破资源限制;是“平台链接者”,让乡村教育故事被看见;更是“示范引领者”,用微光吸引更多人投身乡村教育。 评鉴之路:在层层淬炼中寻找“教育标杆” 乡村教师计划的评选,是一场对教育初心与专业能力的深度检验。从申报、初筛、公示、初评、终评到走访、入选,每一个环节都在为乡村教育筛选最具生命力的“火种”。 - 6-7月材料初筛:通过电话沟通与材料审核,从众多申报者中产生600位入围教师,夯实评选的“地基”。 - 8-9月个人展示与视频交流:200位教师在此阶段展现教学理念与实践,让教育智慧初现锋芒。 - 10-11月线下终评:长沙站的68位教师(来自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河南、江西、云南等省份)齐聚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通过“生命年轮”“教育茶谊”“交流问答”等环节,全方位呈现乡村教师的教育哲学与生命故事。 - 2026年1月“雕人之约”:最终公布入选名单,让这些乡村教育的“标杆”拥有更广阔的成长平台。 多维画像:解码乡村教师的“教育基因” 乡村教师计划构建了立体的乡村教师画像,从“教育情怀与师德、教育理念与专业能力、教育创新与教育影响力”三大维度,细化出“教育信念、学生发展、教学创新、终身学习”等十余项指标。这不仅是评选的“标尺”,更是乡村教师自我成长的“镜鉴”—— 他们中有“用梧桐树叶教数学的创意者”,把乡村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有“背着学生蹚过溪流上课的守护者”,用行动诠释教育的温度;还有“带着孩子拍乡土纪录片的引导者”,在课程创新中拓宽乡村儿童的视野。这些画像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乡村教育鲜活的“毛细血管”。 终评现场:在沉浸式互动中迸发“教育智慧” 长沙站的终评活动,是一场教育与生命的深度对话。 - 11月7日破冰团建:《急速60秒》让评委与教师在协作中打破壁垒,《问向AI教练模拟场景演练》则提前为教师搭建了应对教育新挑战的“练兵场”,在模拟与反思中提升教育智慧。 - 11月8日深度互动:“生命年轮”环节,教师们用色彩与图像绘制“过去、现在、未来”,在故事分享中看见彼此的教育成长轨迹;“教育茶谊”环节,教师们分组研讨乡村教育案例,从“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到“乡土课程的开发路径”,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 - 11月9日交流问答:从“个人教育理念阐述”到“评委追问”,再到“合议打分”,教师们在坦诚交流中展现专业深度,评委们在敏锐洞察中挖掘教育真义。 系统赋能:让评选不止于“选拔”,更在于“成长” 为保障终评的专业性与公平性,活动构建了清晰的组织架构与系统操作流程。评委工作组由评委、主持人、小助手、特殊观察员组成,各司其职又协同合作;后台系统操作指引则让评分与评语的提交高效且规范。 更重要的是,这场终评不止于“选出100位教师”,更在于通过“教育对话”“案例研讨”等环节,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教育火种”的传递者——正如活动倡导的:“未来能做的是‘乡村教育里,未有能力支持他人’,让乡村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被看见、被理解、被传递。” 尾声:每一个故事,都是千万种可能的起点 从1001个乡村教师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千万种教育可能的萌芽。这些故事里,有坚守的力量,有创新的勇气,更有生命相互成就的温暖。乡村教师计划终评活动,不仅是对过去十年的回望,更是对未来乡村教育的展望——当这些“火种”被点燃、被传递,乡村教育的星空,终将因无数微光的汇聚而璀璨。 正如活动的愿景:“让每个乡村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在乡村教师的坚守与创新中,这愿景正一步步照进现实,而每一个教育故事,都是通往这现实的千万条路径中,最动人的那一条。

0 阅读:2
特级钱守旺云

特级钱守旺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