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许世友和女儿,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中的人分别是:大女儿许丽(右)、三女

浮生若梦醒时 2025-04-09 00:40:08

60年代,许世友和女儿,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中的人分别是:大女儿许丽(右)、三女儿许华山(左),镜头中的父女三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966年夏天,南京军区司令部外,一位摄影师捕捉到了一个难得的画面:身材挺拔的许世友将军站在正中间,右手牵着大女儿许丽,左手牵着三女儿许华山,三人脸上洋溢着罕见的轻松笑容。这张照片与人们心目中那个威严刚烈的许世友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透露出这位铁血将军不为人知的一面。 许丽和许华山长得端庄秀丽,眉眼间流露出几分英武神采,像极了她们的父亲。姐妹俩站在父亲身旁,眼中带着对父亲的敬爱。这画面温馨而珍贵,因为在许世友的生涯中,能与家人共处的时光实在太少了。 回溯到许华山出生的那年,许世友正在华山地区带兵作战。就像给大女儿取名"经夫"是因为她在经夫山出生一样,许世友给三女儿取名"华山"也是因为自己当时在华山带兵。这种简单而直接的命名方式,透露出一个长年在战场上的军人对家庭生活的朴素表达。 许世友几乎大半生都在征战中度过,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国后的边防守卫,很少能有时间陪伴孩子们成长。正因如此,这张60年代的照片显得尤为珍贵。当时许世友已是南京军区司令,肩负重任,能抽出时间与女儿们合影已属不易。 照片中的许华山还不知道,她未来会追随父亲的军旅脚步,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那时的她也未曾预料到自己会与林立果有一段情感纠葛。而右边的大女儿许丽,已经开始在南京军区话剧团从事文艺工作,成为一名演职人员。 许世友虽然很少在家,但对孩子们的影响却极为深远。他那种刚毅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原则,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们。许多年后,当人们回看这张照片时,能从父女三人相似的眉眼和笑容中,感受到血脉中传承的那份倔强与坚韧。 在那张珍贵照片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家庭故事。许世友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可谓严厉而有原则,堪称军人作风的典型体现。 大女儿许丽曾有个听起来不太适合女孩的名字——"许经夫"。这个名字源于她的出生地。当年,许世友正在经夫山北面与敌军激战,而妻子田普在经夫山南面生下了这个女儿。战斗结束后,许世友急忙赶回,看到母女平安,心中大喜。当田普询问给女儿取什么名字时,许世友思索片刻后说:"她是在经夫山生下来的,干脆就叫'经夫'吧!"这种即兴命名的方式反映出一位军人朴实的一面。 随着年龄增长,许经夫对自己的名字越来越不满意。"自己一个姑娘家,叫什么'经夫'啊?"她向父母表达了改名的意愿。母亲田普也觉得这个名字不太适合女孩,便与许世友商量后,将女儿的名字改为了更适合女性的"许丽"。 许丽虽是许世友最疼爱的大女儿,但在原则问题上,将军从不妥协。有一次,年幼的许丽带着聂凤智的儿子聂国荣上街玩耍,两人路过糕点摊时馋了起来,却没带钱。许丽灵机一动,对摊主说:"我爸是许世友,他爸是聂凤智,我们想吃糕点,没带钱,能不能给我们一点啊?"摊主闻言立即热情款待,让他们随意挑选。 这件事很快传到许世友耳中。他大为震怒,立即将许丽叫来训斥:"你太不像话了!刚进城就给老子犯错误,今天我要好好教训教训你!"说完,他抽出皮带,狠狠地教训了女儿几下。许丽直到晚年仍记得这次教训,她坦言:"那时我的确不懂事,不应该白吃人家的东西,所以父亲打我是对的。" 跟大女儿相比,二女儿许桑园和三女儿许华山小时候更为淘气。有一次,两人因贪玩竟结伴逃学。许世友知道后勃然大怒,专门派人将她们抓回,随后狠狠教训了一顿。事后,许世友对妻子田普感慨道:"还是大女儿好啊,省心得很,到底是做大姐的人啊!" 当许丽报考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时,许世友对女儿提出明确要求:在话剧团不许搞任何特殊,有好处要先让给别人,不能自己先捞好处,也不准提父亲的名字。正因如此,尽管许世友身为南京军区司令,但许丽直到退役也只是话剧团的一名基层干部,从未利用父亲的影响力为自己谋取过任何便利。

0 阅读:18
浮生若梦醒时

浮生若梦醒时

浮生若梦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