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可以停止自我伤害

岛屿心灵 2024-07-26 09:14:55
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E·夏皮罗在《你可以停止自我伤害》这本书里提到: “很多人都很难理解自残,也不会谈论这个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行为太不正常了。” 我们下意识会觉得,谁会喜欢让自己受伤呢?每个人都是怕疼的,怎么会有人故意去伤害自己好好的身体呢?但是数据却表明,我们的直觉可能是错的,这个群体并不是少数。 根据2019年的数据,全球每10万人中,就有614人报告有过自残行为。在中国,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自残发生的概率同样较高。 首先,我们可以从感官上理解一下这个行为。其实每个人都有过又疼又“爽”的经历,例如: ·用力按摩疼痛的肌肉 ·在35度的高温里跳进冰冷的湖里 ·挤痘痘 一些科学家认为:与长期疼痛相比,突如其来的疼痛会释放内啡肽。 如果从专业角度去理解“自残”行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心理原因,导致人们最终选择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 ·需要【掌控感】 👉此时的身体是自己唯一能掌控的东西。所以你会发现住院治疗反而会让自残行为加重,因为这会让当事人失去掌控感。 ·对问题的【逃避】 👉与其去思考和面对那些痛苦的回忆,不如让疼痛来麻痹自己。 ·较低的【自我意象】 👉我不配有完好的身体,我应该受到惩罚的思维。 ·一种【情感释放】 👉我伤害自己,因为这让我感受到某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东西。 ·引起【他人注意】 👉是不是这样我才有存在感,别人才会注意到我? 等等…… 劳伦斯认为,只有清楚觉察到了自己自残的根本原因,才能去有效地控制自残行为。 例如,如果你因为“自我意象低”而选择自我伤害,可以参考图3 & 图4的方法来缓解它,帮助你学会善待自己的身体。 其他可以尝试的方法还有:【寻找替代活动】。 劳伦斯总结到,减少自残的“最佳方法”就是:在经常伤害自己的时间和地点去做另一项活动。让新的健康的活动方式替代你的伤害行为。 你也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自残应急包】,里面可以放入你喜欢的CD、你信任的人的联系方式、爱你的人的照片等等,就像我们每个人在家里都必备的医药箱一样。在有自残冲动的时候打开它,挑选一个可以帮助你缓解这种冲动的物品。 🌟亲爱的,你可以停止自我伤害。你的痛苦是真实的,但你并不孤单。学会自救,它是勇敢的表现🌟

0 阅读:2

评论列表

小鹿ya

小鹿ya

2
2024-08-09 13:28

自残背后,是青春的挣扎与呐喊。疼痛,或许在他们世界里,是释放和存在感的另类证明

野原柒柒

野原柒柒

1
2024-08-09 12:50

自残,不是寻求关注的疯狂,而是无声的呼救

在雨中奔跑的人

在雨中奔跑的人

1
2024-08-09 15:16

自残,看似疯狂,实则痛中寻解脱。青少年压力山大,找不到出口,用伤痕当语言。理解,才能救赎。别再忽视他们的呼救信号了

岛屿心灵

岛屿心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