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发现:主动拖延的人可能更聪明
岛屿心灵
2025-02-09 15:46:34
我们总是听到“拖延症”这个词,仿佛一提到它就是十恶不赦的坏习惯。大部分人把拖延症看成一种“罪恶”,总是因为它而不断责备自己。
但其实,拖延也有“好坏”之分——有一种叫【主动拖延者】(Active procrastinator),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到底有什么不同。
首先,我们大多数人最熟悉的,是“被动拖延者”(Passive procrastinator)。它的核心是:你并不想拖延,但无论是因为焦虑不安,或是不知从何下手,你总是无限把事情往后拖。结果就是拖到时间快到了,还没完成任务,心情又急又烦。你会不断自责:“为什么我就不能早点开始呢?”于是总是这样,在不情愿中被时间逼到绝境。
而主动拖延,听上去就不太一样。主动拖延的人可不是“拖着不做”,而是【有意地】选择拖延。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在紧张且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他们更能激起自己的真实实力,瞬间进入“高能状态”。
一个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联合的研究发现:主动拖延者可能更聪明,而且他们的拖延行为也不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所以,我们可以如何判别自己是“主动拖延者”还是“被动拖延者”呢?他们二者之间在三个维度上有明显的不同:认知、情感和行为。
认知上(Cognitive):决定是否拖延
🌰举个栗子:主动拖延的人更可能故意拖延以最大化自己的动力。
情感上(Affective):对时间压力的偏好
🌰举个栗子:主动拖延的人知道自己喜欢有压力的状态。而被动拖延者总是不情愿地让自己处在了这种状态之中。
行为上(Behavioral):在ddl时是否完成任务
🌰举个栗子:主动拖延的人通常能够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且对任务完成的满意度较高。被动拖延者则相反。
总的来说,这二者还是很好区分的:主动拖延的人在拖延时是笃定且享受这种状态的。而被动拖延的人则往往充满了自我怀疑、焦虑和罪恶感。
所以,不要因为拖延而总是责备自己。你今天学到了一个反常识的知识。你需要了解自己因为什么而拖延,再来审视自己。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一个主动拖延者,那你可以继续在压力下发挥高效。而如果你是被动拖延者,你可以参考我的“杀死我拖延症的一句话”这篇笔记来对症下药,攻破拖延!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