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滤镜”

岛屿心灵 2025-02-18 18:06:58
“我们都需要认识到我们的过去影响着我们的今天。被过去的经历所羁绊是一回事,但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经历对今天造成了什么影响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是我在《家庭的觉醒》中读到的一段话,深以为然。过去并没有消失,它仍然“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在此时此地,我们遇到了和过去相同的线索,它就会立马跳出来提醒我们,它是多么难以忘怀。 有时我们和人聊天,你能感觉到虽然他们说的是“此时此刻”的感受,但若追根溯源,实际上是“那时那刻”的经历造就的结果。 比如,有些人会对一些有关“被劈腿”的明星新闻或者有关男人的自私冷漠的电视剧剧情反应特别强烈;而有的人则对社会上有关家暴或者原生家庭创伤的信息特别敏感,这些强烈的反应,正是因为他们透过名为“过去”的滤镜来看待现在。 这其实是不太好的。因为如果你曾经受到过伤害,你就会开始预期这种情况。心理学中的情绪 Stroop 测试曾发现,焦虑和抑郁症患者在看到与威胁相关的词语(如“危险”“失败”)时,反应时间显著延长。这表明,他们的注意力被这些词语的情绪内容所“劫持”,即使任务要求他们忽略词语的含义。这种敏感性可能是他们过去经历的结果。他们的认知系统会优先处理与威胁相关的信息,即使这些信息在当前情境中并不真正构成威胁。 这就好像是,明明已经到了春天,你却依然没有脱下冬天的大棉袄。披着冬袄过春天,会失去对现实温度的真实体感。 你需要做的是承认过去的经历依然会影响此刻的你,但是它的影响可以不再消极。我非常喜欢心理学中“神经可塑性”这个概念。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新的经验和学习重新“布线”。比如,一个经历过创伤的人,如果长期处于支持性和安全的环境中,他的大脑会逐渐形成新的神经连接,减少对过去威胁的敏感度。 你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座城市,而过去的经历是这座城市的地图。有些街道可能因为曾经在此发生“交通事故”而被标记为危险区域。每次经过时,你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甚至绕道而行。但别忘了,这座城市是“活的”:新的建筑在崛起,新的道路在铺设,甚至那些旧的地标也在被重新定义。

0 阅读:0

评论列表

保护公主

保护公主

2
2025-02-18 19:26

这个图片好特别,可以请教一下是怎么做的吗?谢谢!

岛屿心灵

岛屿心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