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楼市如何理解择机降息?背后逻辑
笑霜评房产
2025-04-01 15:24:09
🌿当前经济还在面临挑战,通缩隐有可见。今年上层屡次在公共场合暗示择机降息,但迟迟没有大水漫贯式的普遍降息。而是悄然既出结构性降息的招数?这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政策组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逻辑链条?
🌿美联储政策与中美利差关系密切,其利率决策往往具有外溢性。当前美联储基准利率在4.25%至4.50%区间,如此高位的利率水平,意味着我们这边想要降息时,就必须考虑中美利差被进一步拉大的风险,进而可能造成汇率承压。若中美利差明显扩大,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将增大,同时会诱发资本外流。这是上层一直顾虑不敢大举降息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普遍预判美联储可能会在2025年多次降息,一方面是美国通胀压力预期放缓,另一方面是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显现。然而,美联储降息的步伐并未如市场预期那般迅速,我们只能在等待与观望中,通过口头表态来稳定市场预期。早在2024年底到2025年初,上层在多个公开场合不断释放,会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的信号,这种喊化方式本意在于给市场注入信心。很多人据此判断,上层会走出一轮宽松大潮,尤其是在经济面临下行急需纾困的背景下。
🌿然而,到今年一季度末,利率维持不变,此举几乎宣告了普遍降息一时难以到来。股市、楼市虽然在上层力挺下要稳住,但债市因错判政策方向而遭遇严重回撤。那何为结构性降息?是指上层针对特定领域或行业下调贷款利率,同时保持整体的政策利率和LPR基本不变。这就造成一个微妙的差异化,短端利率出现略有宽松,中长期利率却并不降低,导致市场总体上感到货币政策并未明显宽松。
🌿此举背后的深层逻辑,定向支持新兴行业,政策层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试图扶持具有增长潜力的高科技、新能源等行业,通过降低他们的贷款利率来给予政策红利,避免大水漫灌式刺激。整体降息往往容易引发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的泡沫,也会对汇率带来更多冲击。上层更倾向于小步试探,用小的外部扰动来换取对重点行业的特定支持,压制债市拉动股市,稳定楼市。由于长期利率不降,债市缺乏上涨动力,资金也逐渐从债市撤离,目标是期望资金流入股市,而不是楼市。
未完待续
🌈我是王先森,希望能成为你在南京买房路上的一道光
0
阅读:0